实习实训
首页/实习实训

中职生就业要克服几种心理误区

时间:2016-04-06  访问统计:446
1、就业期望值过高
    在薪资待遇方面:很多中职生初次就业月工资要求不低于1000元;在工作环境方面:很多学生希望在恒温无尘的环境下工作,甚至要求在办公室工作;在行业选择方面:很多学生趋向于选择IT、通讯电子类企业;在公司规模方面:很多学生趋向于选择大型国企,大型跨国公司与行业内著名企业。这些要求与中职生自身的综合能力相比,明显属于就业期望值过高。
2、就业随意性心理
    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目标、职业兴趣、跳槽(辞职)原因、职业选择等缺乏明确认识。
3、缺乏前瞻性就业意识
    前瞻性就业意识就是能在就业中确立长远的眼光,善于发现在职业中隐藏的发展潜力。许多学生愿意选择已处成熟期的企业,愿意做大企业的员工,不愿意选择处于上升期的企业。实际上,上升期的企业的员工,中小企业的基层管理者更有发展的机会。
4、就业被动性心理
    在实现就业这一问题上,相当多的中职生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心理,表现出过多的不作为。主要依赖学校推荐就业,父母亲朋找关系实现就业。相反,靠自己在就业市场上通过努力实现就业的较少。
5、就业自卑心理
    学生的就业自卑心理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低学历,使自身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二是在外地就业的情况下,外地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存在的事实差距易使外地劳动力产生自卑心理。
6、主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意识不足
    主动融入心理差,特别是主动融入当地人的社会生活圈的心理差,很多学生固守自己的生活圈,人际圈,而没有想到拓宽的必要性;不知道和自己的直接上司融洽关系,很多学生认为组长(线长、部门领导)是绿豆大的官,自己凭什么要服从他,从而导致彼此关系紧张;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大局意识,团队精神。
7、怕苦畏难心理
    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就缺乏吃苦精神,不能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未能为末来就业做好理论准备。在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不愿意出差、加班,不能独自克服在外地工作时生活上的不方便等。 
8、欠缺创业意识
    中职生在谈到通过自主创业实现有效就业时,往往过多强调创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困难。有的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材料,创业对自己来说过于遥远,很少有学生表示出强烈的创业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