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
首页/教学活动

关于组织教师参加2015年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

时间:2015-09-09   访问统计:540  
 
 为落实市教科院2015年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评比的通知精神,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水平,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特制订此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评比内容、评比要求及评比说明
完全参照市教科院下发的文件执行。具体内容见附件《2015年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设计评比通知》    
二、参评对象
全校所有专任教师均可报名参加(区级以上学带优青必须参加)
三、评选流程
   (一)成立评审小组
组  长:刘蓉芳
成  员:黄利丽、王  敏、刘光发、戴立勇、龚国超(负责二区)
   (二)专业/年级/学科组自评
各专业、二区各年级、各学科按照要求,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初赛评比,然后报2名以上选手参加校级选拔(学带优青可以包含在2名选手里面,也可以单列)   时间11月3日之前上报吴莎
(三)校级评选
     1. 评审小组认真审核各专业、各年级和各学科组报上来的选手参评内容,从中选出优秀选手的作品(不设名额限制,只考虑质量),然后刻制光盘上传市教科院。         时间11月12日之前
     2. 对于质量暂时不达标的作品,返还给专业、年级和学科,请各自负责人负责对作品进一步打磨,作为以后参赛的备份。
     3. 市级评选结果出来后,对于未获得二等奖以上的作品也请各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打磨,同样作为以后参赛备份作品。
     4. 对于获得市级二等奖以上的作品,将和其它获奖作品一起编辑成册,作为校本培训教材使用,同时计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
四、相关要求
(一)各专业、年级、学科负责人及时将评选方案通知到每一位教师,教务处负责通知到非教学一线人员(尤其是区级以上学带优青),并积极组织教师参赛,同时注意留存过程资料。
(二)所有作品均需原创,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同时,提交作品时请严格按照评比说明的相关要求操作。

东西湖职校教科室
2015年10月13日
签字:
朱校长:           
杨副校长:         刘副校长:         黄副书记:
教务处:          
专业主任:

年级主任:

学科负责人:

附件:《2015年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设计评比通知》
2015年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设计评比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应用,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武汉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室将于2015年11月举行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设计评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比内容:
教学设计比由说课稿、教案、教学课件三项内容组成,每位参赛教师的最终成绩为三项成绩的总和,根据总成绩来确定奖项。        
二、参评对象:
凡使用中等职业学校教材的公共基础课(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物理、化学等)、专业课(专业理论课及专业技能课)的教师和区教研员均可报名参评。           
三、评比要求:
(一)“说课稿”评比要求:                               
1.教学目标设定明确、科学。
2.教学内容系统性和逻辑性强,重点突出,深浅适当,板书设计恰当。
3.从实际出发选用教学方法,注意启发诱导。
4.教学媒体选择合适,操作规范、正确。
5.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互动,体现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二)“教案”评比要求:
1.教案应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基本环节。
2.参评教案设计应生动活泼,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
3.参评教案以一次课(1-2课时)内容为宜。
(三)“教学课件”评比要求:
1.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平台为WINDOWS\XP及以上,课件的软件不限,但须注明使用何软件制作。
2. 符合本学科或课程教学要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内容组织结构合理,能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应用,能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
    3.界面设计简明、布局合理,色彩协调、美观大方。
4.讲解、配音用标准普通话。音质清晰,图片动画准确生动。
5.演示时机合理、方法恰当,有助于教学的深化,教学效果好。
四、评比说明:
    1.教学设计(说课稿、教案及教学课件)一律提交电子稿。页面设置为上下左右各2.5厘米,标题上下空一行。一级标题为小三号黑体字加粗,二级标题为四号宋体字加粗,三级标题为小四号宋体字加粗,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不加粗。说课稿与教案设计为一个word文件,文件名称为“《(课题)》说课稿与教案”。 课件另外设计为一个文件,文件名称为“《(课题)》课件”。 每份教学设计(含以上两个文件)形成一个文件夹,名称为“学校全称+教师姓名+专业(公共基础课填学科)+《(课题)》教学设计”。
2.本次教学设计评比由各校教务处或教科室在学校初选的基础上,统一收取参评作品并刻录成一张光盘送至教科院职成室14楼1405室,不接受个人参评。学校提交光盘名称为“2014+学校名称+教学设计篇数”。同时附一个参赛教学设计清单的WORD表格(电子版,表格样式附后)。
3.评比活动将由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严格按院相关文件设置评奖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文化基础课按学科、专业课按大类进行评选。特别优秀的教学设计将推荐参加中国职教学会各学科、专业研究会举办的全国职教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4.教学设计评比不收评审费。
5.本次教学设计评选活动的交稿截止日期为2015年11月13日,逾期不予受理。
6.联系人:冯辉老师   电话:85366796   13667226835    邮箱:291559640@qq.com
   注意:在参赛作品中,不得出现参赛教师的任何信息。

武汉市教科院职成研究室
                                                     2015年9月8日

附:学校上交参赛教学设计清单

2015年武汉市********学校参评教学设计统计表
序号 专业(公共基础课填学科) 教学设计题目 作者姓名 联系电话 备注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