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中童年 --论如何教好启蒙琴童 余春棉 【内容摘要】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发展在手指尖上。”许多父母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因而想通过学习钢琴来培养孩子们的手指活动能力,最终使孩子们的智力得到提高。本文就如何教好启蒙琴童提出了四项建议,即寓教于乐、苦练技巧、提高综合素养、温故而知新。认为教师做到以上几点,是可以使幼儿在愉快中掌握精湛的琴技,从而做一个苦中有乐的琴童。 【关键词】寓教于乐 苦练技巧 综合素养 温故而知新 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发展在手指尖上。”科研结果证明:手指活动越频繁,其灵敏度就越高,越能促进孩子大脑的思维活动,使其智力得到发展,而弹奏钢琴则能使双手的手指得到充分的活动和表现。许多父母意识到了这一点,想通过学习钢琴来培养孩子们的各种能力。然而学琴、练琴是一个又苦又累又漫长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孩子细心、耐心,更要求孩子有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刻苦精神。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让他们既能学到精湛的琴技又不失愉快的童年,做一个苦中有乐的琴童,笔者认为启蒙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下面简述一下我的几点拙见。 一、寓教于乐 幼儿开始学琴多始于四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动不好静,随意注意力大大超过不随意注意力,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运用趣味教学以提高孩子的注意点。 首先在上课时间的安排上要得体。每节课(四十分钟)最好以十五分钟为半,中途休息一会儿。在休息的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带有节奏训练的儿歌或游戏。例如
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能在课堂内消化所学知识。 其次,将教学内容趣味化。幼儿学琴,最困难的莫过于如何理解乐理知识和掌握常用节奏型。这时教师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教授,效果颇佳。例如在介绍全、二、四、八分音符时,可以告诉幼儿:某个小朋友下午从幼儿园回家后,肚子饿空了(写一个全音符),一口气吃了四碗饭(全音符唱四拍);第二天他回家后不太饿,还有劲撑着(写一个二分音符 ),只吃了两碗饭(二分音符唱两拍);第三天回家后不仅不饿,肚子还是饱的(写一个四分音符 ),只吃了一碗饭(四分音符 唱一拍);第四天回家时不仅肚子是饱的,还能蹦跳踢腿(写一个八分音符 ),所以仅仅吃了半碗饭(八分音符唱半拍)。 又例如在介绍常用节奏型时,可以用汉字来练唱,幼儿兴趣也很大:
二、苦练技巧 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想使幼儿学到精湛的琴技,对幼儿手指采取分阶段、有针对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1、断奏训练阶段 为了让幼儿体会全身、手臂、手腕放松后自然下垂的重量,断奏练习是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教师在指导幼儿练习断奏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手臂带动手腕要松弛的“掉”到琴键上,且在触键的一瞬间,不要让手指“小心翼翼”或“怒气冲冲”地落键,这两种都不能做到手臂、手腕的放松和下键力量的畅通。(2)断奏训练最好从二、三指开始进行,之后再发展到其余手指的训练。(3)为了更好地配合断奏训练,还要培养幼儿用自己的听觉去分辨哪些音响是正确的方法演奏的,哪些音响是手臂、手腕紧张僵持所致。 2、连奏训练阶段 可通过手指独立性训练和手指流畅性训练两个阶段来展开教学。(1)在手指独立性训练阶段,可先进行两个手指的训练 再循序渐进到三、四、五个手指的训练。在完成每一个手指的弹奏后,都要让幼儿体会手臂、手腕的放松和手掌重心的转移,最终达到“整体”的放松和“局部”的紧张。(2)在手指流畅训练阶段,可结合《哈农》练指法、五指练习和音阶来训练手指快速、灵活、均匀跑动的颗粒性,提高手指基本功。例如练习《哈农》可采用A改变弹奏方法(第一遍断奏,第二遍慢速高抬指连奏,第三遍快速连奏),B改变节奏进行练习(第一遍用 ,第二遍
用 ,第三边遍用 )。而五指练习可用以下的方法进行训练:A用反向、同向练习节奏变化的五音并移调练习。B用反向、同向练习各种指法变奏并进行移调训练(第一遍1212 3434 5454 3232,第二遍1313 2424 3535 4242,第三遍1321 2432 3543 2432)。至于音阶的训练要求首先要解决好1指的“穿指”和3指、4指的“跨指”,其次要注意触键的主动性和离键的迅速性。总之,在手指流畅性训练阶段,应根据幼儿出现的不同问题,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 三、提高综合素养 早在1965年,美国福特基金会赞助的音乐教育研究会就曾指出:培养音乐人才的综合素养,是解决以往教育中音乐知识与技能条块分割,不能相互融合、促进的状态的最佳手段。那么如何提高幼儿的综合音乐素质呢?本人认为无外乎听、唱、记、写。 1、聆听大师的示范演奏或教师的示范演奏或教师与幼儿合奏,都能让幼儿从听觉上感受音乐。特别是与幼儿合奏,既能提高幼儿读谱的速度,又能让幼儿听辨左、右手旋律的差异,从而更完整的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还能激发幼儿的学琴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2、歌唱能够使人身心愉快,能够陶冶性情,启迪智慧。在训练幼儿的弹奏能力前,不妨先让幼儿视唱一下所要弹奏的作品的主旋律,幼儿不仅兴趣高,又得到了音高、音准、节奏方面的训练,更有益于弹奏,何乐而不为呢? 3、“记”指记忆一些音乐常识及音乐小故事。教师在分析作品时,可用讲故事的方式将作者、作品、创作背景介绍给幼儿,使幼儿简要地了解中外音乐史的有关事宜,从而丰富孩子的视野。例如在小汤普森第三册上就有一首《日出》,要求用渐强、渐弱的力度奏出。这时教师可通过讲解《培尔金特》组曲中培尔金特的故事(《日出》的主旋律源于《培尔金特》之“奥赛之死”)来让幼儿体会渐强与渐弱的力度变化的感觉。 4、“写”指训练幼儿简单的记写一些常用节奏型。教师可用击掌的方法,让幼儿记写一些短小的节奏片段,从而提高幼儿对音乐知识的积累。例如:
四 温故而知新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所谓“器”就是精美的艺术品,不琢不成,少琢也不会成为珍品的。幼儿要想将课堂教学的内容融会贯通,课后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指出两点: 1、合理安排练习时间,保持每日操练,每日两次,每次半小时。 2、注意练习方法,做到下面三点。 A.分手练习在先,双手练习在后。分手练熟后方可合手,这样才能是双手均得到训练。 B.先慢后快。在慢速中体会技巧,在快速中提高技巧。 C.由片段到整体。以乐句为单位,抽练重难点,待重难点解决后再贯穿练习。 幼儿学琴,对家长、孩子都是一个耐心与毅力的考验,而对教师更是一个水平、能力和修养的测试。在未来的教学中,本人将不懈的学习与实践,力争在钢琴启蒙教学中取得更多心得,成为启蒙琴童的良师益友。
参考书目:1、《音乐艺术随谈》李凌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 2、《中学音乐教学法》邵祖亮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3年3月第1版 3、《音乐生活》李绪文、平书桥、吴昌主编 军事谊文出版社 1992年9月第1版
曾发表于 《音乐大观》 (CN 37-1239/J ISSN 1005-4626)2013年第2期 总第35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