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 杜汉玲、董德华 摘要:新的时代呼唤着新型的职业人才,如何让中职生将来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除了在专业上要加强技能训练外,文化基础培养同样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目前中职语言教育仍滞留在相对“原始”的落后状态。如何促进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探索:其一,教学语言生活化。教师应注重教学语言的生活化,使之“以声传情,以情感人”,让学生自始至终为“情”所围,感受到学习上浓浓的人情味。其二,课文讲析生活化。就是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走进作者心灵。其三,语文训练生活化。语文训练的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它与生活的联系。其四,思想感情生活化。引导学生将文中的情感延伸到生活中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成才,更“成人”,一个感情充沛的人。 关键词:语言 讲读 训练 感情 生活化 时代在进步,社会要发展,新的世纪呼唤着新型的人才。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推陈出新的时代要求,弱肉强食的客观现状,不进则退的历史教训……所有这些,使人们对我国职业教育聚集了前所未有的众多的目光。如何探索教育的新途径,如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是摆在每一位职教者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现实告诉我们:中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语文教学更应首当其冲。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展开,新课程理念经过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大力宣传,早已在各普通中学安营扎寨。中职语文教育何去何从,的确是有关部门及中职语文老师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教师们都深有感触:中职生大多综合素质比较低,在语文课堂上表现为:语文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阅读能力低下。在生活中表现为:不能正确表情达意、思绪混乱、感情苍白,甚至麻木不仁等。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的原因外,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那就是僵化的教学模式造成了语文学与用的分离,语言教学脱离了生活实际。 如今的教法比之过去的“注入式”教学虽然有所改变,然而这种改变除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帮助外,却无力改变学难致用的问题。因为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育人”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们常常注重的仍然是“传道、授业”与“解惑”,注重的仍旧是知识的灌输与积累,而忽视了如何为生活“育人”,以致于课堂与生活“井水不犯河水”,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节。这样一来,即使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学生们也不会学以致用,不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自然地转化为自己生活的工具。课堂上这样学,生活中那样做,致使本应为生活服务的语文却与生活一分为二。学生不是生搬硬套,就是墨守陈规,缺乏运用能力,缺乏创造力。因此,语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也是目前职业教育滞后且又容易被人忽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职语文教育,不仅应着眼于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更应放眼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新能力的开发。中职生在校学习期间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骤变期和成熟期,此阶段也是他们毕业后能否健康融入社会的一个重要塑造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将语文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陶冶情操、磨练思想、塑造人格融为一体。 要使学生掌握并得心应手地使用语文这一人生工具,我们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使语文真正走进生活,为学生生活服务。 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会生活并磨砺人生。如何将二者融会贯通,使之水乳交融,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些尝试: 一、教学语言生活化 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教学劳动的特殊的重要工具,教师运用教学语言这种特殊的重要工具来完成教学任务,沟通学生的心灵,启发诱导,开发智力,促进学习迁移,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语言,又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语言。它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规范,是学生模仿教师正确表情达意的标尺,是语文学科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媒介。因此,语文教师尤其应当重视教学语言的艺术,其中之一就是教学语言的生活化。 课堂教学,要求每一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必须会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虽然很多教师能够做到这一点,可是在实际教学中,要么像小学生读课文——一本正经,有口无心;要么像“和尚念经,面无表情”。语言干瘪,索然无味,由此带来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师生俱为血肉之躯,而不是无情之物。既然丰富而又富有情感的语言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那么教学语言为何就不能更生活化一些呢? 所谓教学语言生活化,并非指教师在课堂上随意使用各种方言进行教学,而是指教师在使用标准普通话的前提下,又能运用自如地“以声传情,以情感人”,使整个课堂自始至终为“情”所围,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堂上的多姿多彩,学习上的无限乐趣。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感情往往是潜在的、内蕴的,这就需要教师运用为“动情”的语言传达教材上动情的故事,“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列夫·托尔斯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寓理与情,情理相融,让字字句句撞击着学生的心灵。教师通过生活化的语言,激发学生那潜在的、纯真的感情,打开他们稚嫩的心扉,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他们的心田。 二、语文讲析生活化 语文讲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它是一堂课的主体构成部分。知识掌握的多与少,教学成效的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重要环节。语文讲析生活化,就是要求语文讲析要面向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走进作者心灵。例如在学习王维的《山居秋瞑》一诗时,为了让学生领会作者所描写的极富生气的山村秋夜,一开始笔者极力运用很多华丽的词藻尽情地渲染与描述,结果学生似懂非懂,好似“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这种硬性的灌输只能使学生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上,难以真正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境。这时变换一种教学方式,以谈话的形式,先让学生回忆并叙述自己外出旅游时所看到的景色,畅谈当时的所见所感,使之如同身临其境。再结合课文,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课堂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真正从内心体会到诗的意境,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 三、语文训练生活化 教授一篇课文,少不了语文训练,语文练习如同数学练习一样重要。因为只有练习,听说读写的技能才能成为自觉的本领,才能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要求。只有在练习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可能达到最高点。 语文训练生活化,要求教师的语文训练首先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的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它与生活的联系。这样以来,培养语文能力不只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学生更好的生活。例如在学习了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挤老米》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童年的游戏给儿时的林海音和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年的游戏对于我们已渐渐失去了吸引力。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游戏的内容、方式也在不断地翻新和变化,例如网络游戏。它的出现曾使很多同学,甚至成年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你怎么看待网络游戏?既然它存在不少弊端,为什么不彻底取消它?如何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再如,将课文内容拓展开去,开展小小辩论会,选择学生获悉的生活内容,针对其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如早恋、追星族、代沟、消费、食品安全等,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畅所欲言。通过课内向生活的延伸,学生们在认识事务的利与弊中学知识,受教育,懂道理,明人生。 四、思想感情生活化。 语文教学不单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这就使语文课堂必然打上情感的烙印。语文教材是一篇篇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决定了语文教学突出的情感。教学中,只有“三情”的和谐交融,才能弹奏出教学的美妙乐章。而这些情感的产生与强化,对学生的“成人”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可是,现实中的学生们常会出现这种现象:课堂上学习了《纸船》,领会了母子骨肉相亲的深切之情,生活中却不懂得尊重父母;感受了李白在《送友人》中对友情的珍视,课下却常因一点小事而与朋友成为陌路人;深为《威尼斯商人》中年青商人安东尼奥慷慨正义的品质所打动,生活中却成为以强欺弱者的“生力军”;曾经被精卫的执著、夸父的顽强、大禹的坚韧所感染,课下却经不起哪怕一点小小的挫折,在困难面前,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逃兵”……学生课上课下所表现出来的“感情不一”,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中学与用的分离。 思想感情的生活化,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使学生产生情感,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将这种情感延伸到周围,延伸到生活中去。要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并非无路可走。当学生被某种情感所感染,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地因势利导,利用语文课、活动课或其他时间自然而然地“见缝插针”,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这种情感在此时得到强化,在生活中得以延伸。 例如,学完了冰心的《纸船》一文后,笔者给学生们留下了这么一道习题:给自己的家长写一首诗或一封信,将你对他(她)的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或想念,或感激,或不满,或怨恨,只要是真情的表露,什么内容都可以,写完后先让家长签字再交给老师。作业取得的效果让人惊喜。有位母亲回复说:看到孩子写给我的那首不太成熟但充满真情的诗,我非常感动,我突然觉得我的孩子长大了很多。老师,谢谢您!一位父亲这样写道:一直以来,我跟孩子总无话可说,父子关系一直不太融洽。看了他的作文,我感到惭愧,由于平时对他关爱太少,难免让孩子产生怨恨。谢谢老师对我的提醒!总之,这次活动在两辈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美好的感情在生活中得以延续。 职业教育强调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不仅是着眼于当前的素质教育,更放眼于未来,为学生创业和发展厚积,培养学生幸福生活的能力。 参考文献: 《语文生活教学的思考》 2005.12 《课堂教学艺术》 1993.2 (本文在2011年武汉市职教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