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综合教育环境,发挥顶岗实习实效 内容摘要: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深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学生自身的诸多原因,导致其脱岗、逃岗,使顶岗实习难以顺利进行。学生既没有在企业学到技能,更丧失了工作的机会和信心,客观上导致了职业学校教育的失败。如何迅速有效的改变这种现状,成为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将主要从东西湖职校及周边同类学校学生角度分析原因,反思学校教育并通过努力加强学校教育,消除学生主观不利因素,尽快让学生在顶岗实习的岗位上愉快工作,快乐学习,为其进一步发展图谋有利条件。——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戴立勇 关键词:顶岗实习 问题分析 对策思考 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去年和今年我校共有2000多名学生,在学校安排实习单位、自己寻找实习单位相结合的情况下,纷纷进入社会和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实习单位囊括了各类公司、工厂车间(包括合资、外资等)、医院、酒店、机关、幼儿园、工作室等,参加实习的专业有数控应用技术、汽修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护理、学前教育、计算机及应用、食品、旅游与酒店管理等。 一、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将“2+1”培养模式细化为“1+1+1”模式,即第一年学基础和模块训练为主,第二年系统训练和教学见习为主,第三年顶岗实习为主。这种模式的操作性、渐进性和科学性都很强,可以看出我校着眼于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培养。 虽然我校连续7年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8%,但稳定率只有70%左右。由于很多原因,较多学生在企业做不到3个月,学生离岗、脱岗、换岗的现象较为严重,有的请假开溜,有的与企业发生矛盾冲突,更有甚者不辞而别。他们又回到了学校,由学校二次三次推荐,有的竟达到8次之多(3个月内)。这样既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又使顶岗实习工作落不到实处,不利校企合作,不利学生发展,不利学校发展。 二、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根源 笔者认为,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学生为分析对象,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因素。 (一)外界因素 1.从社会和家庭因素看 社会上流行跟风从众,攀比风、跳槽风、玩乐风刮得学生东倒西歪;社会对权力、金钱、地位的追求,使人们包括学生还没参加工作就想干轻松活拿白领、金领的钱;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以及家长的态度影响学生,惟恐孩子在外面受到不平等待遇,娇宠是致命的病根,甚至有些家长宁可养着自己的孩子也不愿孩子出来吃苦。 2.从企业因素看 缺乏政策支持,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作为最好的职业教育环境的企业资源不能提供给学生;优秀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资金和技术等因素也不能很好的成为职业学校办学和教育的推动力;有些实习单位提供的工作劳动时间相对较长,生活和工作条件较差,薪酬待遇也不高等,严重挫伤刚踏入社会和企业的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为了节约成本,企业从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只能进入技术性不强的岗位,学生仅培训不到几个小时就能上岗,这样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3.从学校因素看 制定的能力标准与岗位标准不能对接,很多学校包括我校使用的教材五花八门,高教,人教,国防工业,天津科技,北京等等,能力标准比较模糊而杂乱,培养方向与实际有些偏差;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不能对接,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陈旧,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脱节;动手能力较强的师资不足使学生缺乏生产技术指导,实训条件不足或者较差,使学生的实训时长不足,实效较差。我校数控、电子、汽修等工科专业学生虽然在学校的技能强化训练中获得一些技能,但他们到了对口企业岗位后,仍不能直接生产,需要企业付出较大的培养成本,给学生实习客观上带来困难。 (二)自身因素 笔者想更多的从学生自身角度深入分析原因,以期较快解决问题,让学生能顺利实习,愉快工作。 学校组织了专门调研工作,通过问卷调查,组织谈话,企业访问,个别交流等方式,收集了第一手材料。这是我校近两年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调查表: 表一:2009级学生首次顶岗实习稳定率统计表
从不同企业抽取了被多次推荐的100名学生进行分析
1.心智不太成熟,易受他人的影响 在我校有3类这样的学生。一是现在的毕业生出生在90年代,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被宠爱的对象,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二是其中一些人更是好高骛远不愿到生产一线工作,认为自己经过专业培训,更应该适合于管理岗位,甚至有人天真的认为自己就是当“老板”的材料。三是自小学到初中均是备受冷落和打击的对象,自信心不强,抱有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到了企业无所适从。 这一比例大约占到15%,这些学生一般都缺少独立思考及自我控制能力,易受他人不正确引导的影响。 2.就业期望值偏高,易形成强烈反差 有的学生看不起艰辛、单调的一线工作,以为自己跨出学校就是从事轻松的办公室工作的角色,在岗位上怕苦怕累。还有些学生长期靠父母供养,现在出来做事无法面对吵闹的环境、繁重的劳动和枯燥的工作。我校极端例子是在企业仅仅做了一个小时就开了小差。有的学生对企业缺乏充分的认识,当他们的期望与现实出现偏差时,就离岗溜号。有的学生认为外面的钱很容易赚,一旦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薪资,学生就开始抱怨,动摇。很多学生认为月工资要超过1600元。某企业给我校数控专业两名顶岗实习的学生开出了1800元/月的工资,劳动强度也不大,还有很好的师傅带着,但这两名学生硬是要跳槽。 这一比例超过20%,这些学生自认为没有想象中的好或工作不如自己的同学,就容易开小差。 3.吃苦精神和适应能力较差,受不了企业工作强度和环境 目前武汉市和东西湖区地区的食品加工、物流旅游酒店司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种简单重复的劳动,从上班到下班连“等诸多企业、公司还是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企业,而一些较高技术的产业、企业如机电、机械、电子、化工、医药等给中职生提供的只是一种简单重复的劳动岗位,从上班到下班连轴转,有的长达12小时,体力和时间消耗较多,休息时间较短,工作较辛苦。据不完全统计,东西湖区劳动时长超过10小时的该类企业占到我校学生实习企业的20%以上。在我校2008级和2009级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表现良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因迟到、旷工而被公司辞退,一些同学因吃不了苦而中途当了“逃兵”(占到1.7%)。有些企业如东西湖昌信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环境和工资待遇还不错,就是住宿条件有点差,6人一个房间,公共厕所。学校带了3批学生共计60多人参观考察该企业,结果没有一名学生愿意到此工作。 从学校到工厂或公司,从课堂到车间,学生没有转变观念,不理解顶岗实习的重要性,不明白中职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认为所学专业同实习企业不搭边,因此不能尽快适应工厂(公司)生活和工作方面的要求,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4.沟通能力欠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学生实习过程中,主要由企业负责管理,驻厂(公司)教师只是协管。企业管理人员一般较为严格,管理方法也比较简单,指责呵斥多,说服教育少,扣工资和开除员工等是他们的主要管理手段,再加上请假休息得不到批准等等,这些与学校教育有很大不同。有些学生因此而离职。 这一比例为15%,他们没有经历过应有的挫折,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在新环境下不能经受任何“风吹雨打”,别人的一句话就可能使他们心里承受不了。另有一些学生缺少与同事、指导师傅和领导的沟通技巧,不知道怎么交流,一方面不能让对方了解自己,另一方面使自己心中的积怨越来越多,最后一走了之。 三、思考与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