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首页/成果展示

精选推荐案例: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护理专业文化建设案例

时间:2013-09-13  
 
 
 强化班级亚文化建设,提升学生医护素养
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护理专业文化建设案例
                         
班级文化是班级发展的动力,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东西湖职校护理专业通过班级环境、制度、行为准则训练及班级精神文化等探究,形成“准医院化”班级文化,让每位学生感受到进班如进医院,做学生如当医护人员,不断提高准医护人员素质。
  一、面向社会需要,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提高学生医护素养。
  传统班级文化建设呈现单一性。在传统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班级制度大多班主任说了算,班级活动听从学校安排,班级环境布置随大流等是趋势。班级文化建设呈现出单一性,不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不能真正体现出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尊重与平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等人本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人们的认同,那么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适应学生发展的班级文化新模式。
医护文化是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基本文化。护理专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最终体现在医护工作者的文化中。医护工作者的文化素养将直接影响其终身发展。学生选择护理专业,从不知到有知,从不会到会,从不习惯到习惯,这既是学生成长成熟的过程,也是一个合格医护人员成长的过程。
护理专业文化的营造需要班级文化支撑。护理专业除应具备其它专业共有文化外,还应具有自己独特的专业文化。因为医护工作与人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它更需要医护人员尊重医护文化,珍爱生命,履行救死扶伤义务,而班级文化是护理专业文化的重要支撑。
二、面向每位学生,构建护理专业班级文化模式。
1. 构建“准医院化”班级环境文化。形成医护仿真、医护人文景观、医院管理文化标识清楚的氛围。
2. 形成“准医院化”班级制度文化。引导学生熟悉医院朝会制度、会诊制度以及管理机制。
3. 开展“准医院化”班级行为准则训练。构建医护工作者形象、仪表、礼仪、语言基本训练模块。
4. 打造班级精神文化。学习医护价值体系,树立核心价值观,价值理念。
三、模块化推进,逐步形成护理专业“准医院化”班级文化
(一)确立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原则
广泛调研,收集班级文化建设第一手资料。我们采取了四种途径进行调研。一是利用教师参与学生顶岗实习跟踪管理的契机,深入到各大资深医院调研,明确当前社会对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二是利用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先后到湖南、重庆等兄弟学校考察取经,拍摄相关图片,收集相关资料。三是开展网络调研,掌握最新信息;四是面对家长和学生进行调研,听取他们的真实需求。
集思广益,确立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原则。我们充分发挥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小组以及本专业师生的集体智慧,经过多次探讨,确立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原则即“校医融合,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和“主体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职业性,突出医护职业特点;综合性,突出文化的全方位”的原则。
(二)构建“准医院化”的护理专业班级文化模式
1.构建“准医院化”的班级环境文化
构建医护仿真环境。仿照医院环境布置,将教室进行区域划分,如教具区、学具区、洁具区、文体器具区、管理制度区等。实训室则完全模拟医院的设置,分为“清洁区、污染区、注射区、护士工作站”等,使学生有进班/实训室如进医院的感觉。
强化医护人文景观布置。教室内墙张贴“净、静、敬”、“救死扶伤”之类的医护标语、体现医护要求的班级管理制度等;实训室内部还张贴了各种医护操作规程;教室外墙上张贴班级公告牌(含班级全家福,班级愿景,班训等);著名医护专家肖像与格言(如南丁格尔,白求恩等),护理专业优秀毕业生肖像及简单事迹介绍,增强学生专业自豪感和认同感。
同时,考虑到医护职业的特殊性,在材料选择,色彩搭配等方面尽量与医院同步,做到素雅洁净。
2.构建“准医院化”的班级制度文化
基于三个结合,出台班级各项管理制度。我们将医护人员管理制度,学校学生管理制度进行了有机整合,结合护理专业学生实际制订了《护理专业学生常规管理制度》、《护理专业学生行为准则》、《护理专业晨会制度》、《护理专业班干部会议制度》等一系列与医护工作对应的管理制度,使学生明确准医护人员的基本要求。
 基于职业需要,改革班级组织机构。我们将原有的班级组织机构进行重组,班主任就是院长,班长就是总护士长,下面设各种护理科室,每个科室设护士长(班干部),护士长下设小组长,每名干部每学期公开选聘一次,轮流当值。同时,还专门成立劳动监察小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代表共同组成),负责监控仲裁班级所有事物,协调各方面关系。
基于实战需要,实施“准医院化”行为管理制度。一是明晰责权利,实施“护士长负责制”;二是充分实施民主管理,实施班务公开,定期公布各项数据,接受医院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的监督,提前感知社会。三是实施绩效考核。一周一评,一月一兑现,年终绩效考核。
3.加强学生准医护人员行为准则训练
医护人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有其自身的形象、仪表、礼仪和语言要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积极推进模块化训练,提升学生医护素质。
规划中体现。参照医护人员基本素质要求,我们制订了两年模块训练计划,以及每个学期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标准。如第一学期重点解决着装问题和胸牌问题即进出校门主动佩戴胸牌,进入实训场所必须穿职业装,佩戴胸牌(工号牌)。最后一学期则强化整体气质的培训,如强调走路要轻,随时保持微笑,说话柔和清晰等,随时体现准医护人员的素质。
活动中渗透。本着“教学活动职业化,文体活动多样化,技能活动全员化,社会服务技能化”的原则开展各项活动,在活动中渗透模块训练。改革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加强了心理学基础、心理精神护理、职业礼仪、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团队合作意识,协作服务意识等,通过课程文化建设来落实班级文化建设。同时,我们要求所有专业教师必须着护士服上课,并规范自己的用语。积极组织护理礼仪表演和知识竞赛。在所有大型活动和开展技术服务时,强调着装,站姿,坐姿以及走路的仪态。同时邀请医院护士或是毕业的学姐到班进行有关医护人员行为准则内容的讲座,讨论在校期间学生对医护形象的理解误区等,使医护人员的素质要求逐步深入学生心中,从而化为自觉行为。
评价中提升。我们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评价,随时校正学生准医院化行为。同时,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们将医护人员行为准则纳入学生常规管理范畴,量化了各项要求,每周采取自评,小组互评的方式;每月护士长评价,总护士长复核的方式进行考核;每学期结束还聘请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进行综合考核并点评。对于出现的不足,限期整改,让学生不断反思前进。
4.打造班级精神文化
提炼核心价值观。在建班之初,参照医护人员基本要求,通过征集个人愿景,小组愿景,最后形成班级愿景,构建愿景链,将个人愿景和班级愿景结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从而产生聚合力,提高大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利用晨会、班会及其它时间,采取班会交流、黑板报等各种形式,动员专业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大力宣传班级核心价值观,形成班级核心价值体系,将班级核心价值观制度化,并融入到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
践行核心价值观。开展“班徽,班训,班歌”征集活动,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开展“我的班级我做主”以及“班风、学风,考风”创建活动等主题活动,增强学生责任感和荣誉感,使所有学生树立“我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个人,更代表班级形象,代表未来医护工作者形象”的价值理念。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服务活动,为全校教师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跟踪检查;为社区居民义务宣讲医疗健康知识,免费量血压,血糖等,为新生军训,高中考提供紧急服务,让他们在活动中践行核心价值观。
四、建立健全保障体系,确保建设成效
理念先导。医护人员素质的内涵是文化素养,个人文化的形成在学校,主要靠班级培养。理念在,事情在;理念到位,事情才能到位。
科研先行。学校每年至少7-8场次聘请全国知名礼仪专家,教育专家以及医卫战线的专家来校讲座,研讨并出台学校文化建设指导方案、实施办法等。
多方参与。专业班级文化融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统筹协调。涉及到学校全局性的事情专项协调,学生家长、社会、用人单位、校医合作单位参与班级文化建设。
制度保障。按照学校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要求,在学校总体文化建设的要求下(实施方案,工作要求,考核办法,奖惩制度等)进行,并将班级文化建设纳入专业负责人和班主任考核体系,实施目标管理,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保障各项活动的有效落实和有序推进,确保预算经费和专项经费的及时到位。
五、班级文化建设结硕果,坚定建设信念
1.班级凝聚力、专业文化认同感增强
2012年10月,在“中秋·我们的节日”演出中获得一等奖、最佳创意奖。同时,学生的自律意识、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增强。护理专业的常规管理排名一直位居全校首位,护理专业成为学校有口皆碑的专业。
2.专业优良学风形成,提高专业学生素养
专业学风浓厚。护理专业学风浓厚,考风端正,师生牺牲休息时间进行技能训练的情形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参加全国统一护士执照考试中一次通过率达70%(总通过率90%),超过了同类学校40-50%的水平。2012年参加全区护理技能比赛,力挫区域内医院正式护士,取得第一名和第三名的佳绩。
学生综合素养进步明显。在与同类学校的竞争中,本专业的实习生不怕脏、不怕累,爱学、愿学的优异表现,得到了各实习医院认可和表扬,获得了好口碑。武钢职工医院,湖北中医院、新洲区、黄陂区、东西湖区人民医院等正规医院争相接受我校学生顶岗实习并给予精心指导。
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因为良好的技能素质和个人品质得到用人单位的首肯,就业率年年保持在98%以上,对口率达91%。在每年组织的评教活动中,企业、家长和学生满意率均保持在95%以上。
3.增强学生自我评价习惯与自我发展意识
通过每周自评、互评,每月总评、考核的评价模式,学生自我评价习惯养成,个人发展目标清晰。专业学生主动参加区内组织的各项医护宣传活动,获得好评。大部分学生积极参加技能高考及大专学历套读,不断提升学历水平及技能素养。
4.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两年来,我们形成了一整套多元、动态、量化的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一套完备的与医院管理制度对接的班级管理制度,收集了几十个典型成功案例,为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奠定基础。
六、着眼未来,构建与时俱进的医护文化体系
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完善,一是将现有的班级文化建设经验传承下去,二是护理专业文化建设的积累与创新。
通过活动实现医护文化。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学习,进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接受医院文化的熏陶,真正实现专业文化与医院文化的结合。
把各类文化统一到医护文化中。以制度文化为机制,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行为文化为基础,以专业文化为导向,课程文化为细节,实习实训为主导,文化活动为平台,构建特色准医护文化。
医护文化融合应贯穿在护理专业发展过程的始终。突出专业与医院共建共管文化,实现专业建设与医院发展的融合;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专业场景与医院场景融合;以医护培训为平台,实现社会服务与医院需求相融合。
总之,班级是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班级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核心。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抓好护理专业班级文化模式的研究与构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