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实训平台,共育实用汽修人才 武汉市东西湖职校汽修专业校企共建校内实习平台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创建国家改革示范校为抓手,通过与武汉市兵赢汽车维修服务公司合作,建设了一家兼顾对外维修服务、对内教学实训的校内A级汽修厂,并以此为平台,积极探索构建了“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的实训教学模式以及企业与客户参与的“第三方”评价模式,促进了专业发展。 一、以市场需求为抓手,突破人才培养瓶颈 汽车行业后市场人才供不应求。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2012年,我国汽修人才需求量缺口已达到180万,尤其是汽车维护与保养人才,迫切需要职业教育提供人力支撑。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遭遇瓶颈。随着汽车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优化,由于缺乏与市场、行业和企业紧密接轨的实习平台,导致课程设置各自独立,理论与实际脱节,教与学矛盾重重,培养出的学生不能直接对接企业岗位需求,导致学生竞争力的降低。 我校汽修专业队伍建设亟待突破。目前,双师型教师的严重不足制约着我校汽修专业的发展壮大。教师下企锻炼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最佳途径,但是受制于政策和校企利益诉求的不同,很难有企业真正愿意接纳教师下企挂职。师资队伍建设缺乏一个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综合业务能力的平台。 二、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确立专业发展目标 (一)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建设一家面向市场对外服务、立足学校培养人才的校内A级汽车修理厂; (二) 以汽修厂为平台,创新“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工学交替”的实训教学模式;形成企业参与的“第三方”评价模式; (三) 打造一只“双师型”教学团队,提高人才培养规格。 三、以建设实习平台为载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加深理解,创造条件 理念决定行动,企业和市场决定专业生存和发展方向。为了加大改革力度,汽修专业采用学习借鉴、共同研究、逐渐完善、深入调研、聘请专家团队等方法,确立专业建设方向、优化专业建设思路。 深入调研,确定方向。发动全专业教师利用各种途径对行业需求进行调研,摸清区域内汽车类企业情况,为寻求合作企业打下良好基础。同时,组织班主任和专业骨干教师深入学生家庭和学生调研,摸清现状,从而确定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引入行业、企业专家指导,制订了适应市场,适合学生的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方案。 专家引路,校正航标。聘请企业、行业专家,高校教授和社会能工巧匠成立汽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修订培养方案,并明确了建设校内实习基地的决策,同时对于如何建设、使用、管理实习基地形成了一致意见。 更新观念,提高认同。采取多种途径转变教师观念,要求专业教师从实用、适用、够用的角度出发,实现从“学科本位型”向“能力本位型”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改变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活动脱离的现状,解决实训与理论脱节的问题;同时,要求教师建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出发,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教学。 夯实硬件,筑巢引凤。在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学校克服重重困难,筹建了校内生产实习基地。为了增强吸引力,学校筹集资金完善了实习基地的道路管网建设和生活设施建设,并按照标准化的企业厂方建设要求对整个实习基地进行了论证规划。结合汽修专业实际,学校在毗邻五环大道的东南区域规划了2000多平方米的实习基地和配套办公室给与本专业,只待“凤凰”前来栖息。 (二)互惠互利,巧搭平台 严格甄别,确立合作对象。由专业主任制订调研方案,专业教师全员参与,对学校所在区域内汽车维修服务企业进行走访调研,最后确定兵赢汽车维修服务公司为合作对象。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集汽车修理、保养、美容、装饰于一体的综合性修理厂,是中国人寿、太平洋、平安等保险公司的事故车定点单位。更重要的是该厂从建厂初期即与我校合作,在实训场地、设施设备、实训师资等方面均给与本专业极大地支持,也非常了解专业发展历程。 反复协商,构建合作框架。围绕企业建设,学生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等几大方面,校企双方多次磋商,本着求同存异,互惠互利的原则,最终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框架,主要内容如下: 学校职责:1. 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所需厂房、仓库、办公场所及必要的露天场所;2. 为企业员工提供住宿和就餐等条件保障;3.为该企业(岗位)实施定向培养,并为该企业开展员工培训、技能考证等服务;4. 协助企业开展文化建设并负责实训学生的管理。 企业职责:1. 企业负责汽修厂的建设及环境布置和文化建设;2. 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担任大部分实习教学和管理任务,并负责专业教师的技能培训(下企锻炼);3. 企业负责安全管理,杜绝安全事故;4. 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优先录用实训学生。 条件的完善,协议的签订,为基地建设扫清了障碍,校内A级汽修厂于2012年下半年建成,为师生培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三)巧借平台,改革创新 真枪实弹,改革教学模式。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结合双方实际,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维修服务流程,我们决定采用学生参与各个环节轮训的模式。根据校企共同制订的教学实施性计划,将师生分成7—10人小组(每组1名教师),由企业统一安排实训项目,专业教师参与协调,从接待、维修、保养、钣金油漆等各个岗位进行轮训(师生共同参加),一边工作、一边实训,使师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得到了全方位锻炼。在日常管理中,也充分融入企业模式,每天早上增加丰富的晨会内容,包括锻炼、清洁整顿工位等等,每天晚上安排专业教师组织各小组学生进行一天的工作反思,总结工作内容及得失,把一个人的工作经验共享到整个集体,打造团队意识。 文化载入,创新评价模式。管理制度,评价制度,理念信仰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对于在企业轮训实习的学生,我们除了坚持学校常规性考核外,主要突出由企业为主体,客户、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综合性考核。将以往单一的教师评价改变为多维度的第三方评价模式,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情况,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如下图)。 集思广益,开拓实训项目。在总结反思校内汽修厂建设的经验教学基础上,结合市场调研,双方又拟定了建立一家校内汽车美容店的规划方案。企业协助专业教师进行经营管理,同样安排学生参加顶岗实训。美容店与汽修厂紧密合作,开展对外服务。依托美容店,汽修专业开拓了“汽车清洗、汽车漆面护理、汽车漆面抛光、汽车内饰清洁护理、汽车贴膜、汽车精品销售安装”等实训项目,全方位培训学生相关技能,也使专业教师能够懂市场、懂经营、懂管理,成为复合型人才。 四、以多方面参与为保障,落实实习平台项目建设运行机制 更新理念,提供思想保障。通过专家引领,团队拓展,下企轮训等形式,本专业教师形成了符合市场,符合学生的职业教育观念。“办学围绕市场转,专业围绕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绕市场需求转”的办学理念深入人心。 全力支持,提供强力支撑。为了促进专业发展,学校共为汽修专业投入了300多万元用于设备更新改造,同时,积极争取上级编制,引入了5名专业教师和多名社会能工巧匠,在汽修厂的建设上,学校也给与了极大的政策倾斜,这些都为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规范运作,提供制度保障。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了《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汽修专业实训基地管理运行制度》、《汽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章程》、《学生实训实习管理制度》、《汽修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等制度,并严格按照协议规定执行,确保了基地建设规范有序。 打造团队,提供人力支撑。本专业的教师与企业骨干技术人员相互合作,身份互换,共同发展。教师下企参与实践和管理,并参与技术研发,总结提炼生产经营经验,提合理化建议;企业骨干员工担任实训教师,指导学生训练,提升理论素养,校企双方人员的综合素质均得到了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发挥了基地的平台作用。 五、以实习平台运用为基础,收获专业改革发展成果 实现了“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借助实习基地这个平台,教学过程逐渐演变为生产过程,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训相互统一,形成了在学中做,做中学,“工学交替”的实训教学模式。同时,课程架构建设、课程内容确定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所有课程都围绕职业标准、岗位技能标准转,岗位技能涉及到哪些知识,就学哪些知识,需要多少,就学多少。减轻了学生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 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通过专业基地建设与改革,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竞争力明显增强。目前本专业招生势头强劲,每年可招新生200名左右,学生一次就业率超过 98%,稳定率为80%,对口率超过75%,毕业生“德才”兼备,深受企业欢迎,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连续两年,本专业学生在武汉市中职类汽车维修大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在武汉市汽车美容大赛中也取得几个单项一等奖和团体二等奖。 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以实训基地为平台,通过实训教学、下企锻炼等,更新教师的职业教育观念,让教师感受企业文化,培养教师的职业技能和企业化管理能力。依托实训条件,专业教师成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2年获得“创新杯”国家级说课比赛一等奖,由专业教师主编的教材《汽车及备件营销》、《汽车维护》、《汽车涂装》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部分专业教师还积极参加国家级、市级重点课题的研发工作,新增10名双师型教师。 实现了校企共建共赢目标。通过合作,兵赢汽修公司收获了人才,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也规范了自身管理;学校节约了人才培养成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接触实际岗位,提升了职业技能,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共建共赢。 六、以建设成果为起点,全面提升汽修专业发展 收获成果,反思提炼。汽修专业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平台的举措为同类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我们对校企深度合作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一是要坚持共建共赢的理念,在促进专业的同时也要有助于企业发展;二是实训基地建设初期要加强预见性规划,根据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配置设备场地;三是要强调全员参与,多吸取一线教师的建议,确保建设成果为教师所用;四是要加强校企沟通交流,真正把企业资源落实到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实训教学当中来,使校企合作由表及里,不断深入。 与时俱进,物尽其用。一是加强5S教育,确保实训安全。学校专业应该贯彻落实实训安全教育,安全无小事,安全教育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二是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设备利用率。根据实训条件优化的课程设置才能真正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才能提高场地及设备利用率。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课堂创新能力。将老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使其真正拥有基于项目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设计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伴随着经济信息时代飞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校企深度合作是发展趋势,因此,我们要多动脑筋,多深入企业,为学生打造一个可以提升的平台,以创新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只有不断根据市场调整的职业教育,才会根深叶茂、生生不息,充满希望,职业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