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首页/成果展示

《班主任岗位“主业化”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时间:2012-04-13  
 
 

 

 

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课题组  刘光发

 

一、问题的提出

1.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在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基[2006]13号2006年6月4日)而对于职业学校来说,生源质量不理想,难于管理是目前不争的事实,因此,职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比普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更为重要,他们工作成效的高低直接决定职业学校的生存。

2.学校班主任工作的现状

通过组织对学校近百名班主任老师进行《班主任 “幸福指数”》调查得知:目前,班主任教师总体工作幸福指数偏低,状况不容乐观。60%的班主任教师觉得过得去;近三成感到工作幸福感偏低;仅有一成觉得工作幸福感较高。班主任教师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大,既要管理好学生,又要抓好教学,每天疲于应付各种事务性工作,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缺乏职业成就感,客观上挫伤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3.班主任岗位“主业化”实践的必要性

随着学校从规模外延型向质量内涵型的战略转轨,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在德育管理上面临一系列的困境。

1)班主任人手不足:学生人数从最初的120人增加到目前的7200多人,班额大幅增长,班主任人手严重不足(主要指能当班主任和会当班主任的教师数量不足);另外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张,聘任教师增多,其中许多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缺乏班主任工作经验,加上部分人只是把教师岗位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职业追求,客观上加剧了教师的流动性。

2)生源质量下滑,管理难度增大:近十年来,受传统“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忽视技能训练和劳动观念的学习,以及普高热持续升温的影响,职业学校生源质量逐年下滑,线下生数量急剧增多,学生文化基础、学习心态、行为习惯普遍存在问题,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和家庭教育中,由于得不到关注,多数学生自信心严重缺乏,有些甚至患有一定程度上的精神障碍,如抑郁症,偏执狂等。

3)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现代企业工艺流程和产品更新换代日新月异,就业市场对人才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相应地对班主任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班主任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沉重。

4)班级管理地域发生了变化:近年来职业教育推行“2+1”学段的教学模式,即二年校内学习,一年企业顶岗实习。由此导致班级管理地域发生变化,从传统意义上的学校一个班级设置变成了多个企业多个班组设置,这对于一名将班主任工作作为“副业“的兼课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让他们难以兼顾。

 面对以上情况,学校迫切需要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突破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的瓶颈。因此,为了加强班主任能力建设,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提高班级管理实效,提升班主任教师职业幸福感,为学校提供决策依据,试行班主任岗位“主业化”,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二、课题研究依据(含研究发展现状)

1.政策依据

(1)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每班设班主任一人”,标志着我国中小学已从级任制转向班主任制。

(2)1997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发出的《关于在普通中学和小学公办教师中试行班主任津贴的通知》,标志着班主任专业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和专业职责的进一步明确。

(3)1998年7月,原国家教委又制定了《中 (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条例》,对班主任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这标志着对班主任的专业化素质得新要求,决定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4)2006年6月4日,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

2.理论依据

(1)2002年10月,在天津大港举办的全国第十一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上,首都师范大学的王海燕副教授首次提出“班主任专业化”这一概念。

(2)2003年1月成立了柳州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培训指导中心,并创建了“全国首批班主任专业化实验学校”20所。2003年11月,在广西柳州举行的全国第12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的主题就被确定为“现代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俟后,柳州市教育局在班主任专业化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的体系,创新了一系列的班主任专业化的机制。

(3)2004年《人民教育》推出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系列专题文章,其中南京师范大学的班华教授明确指出了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特质,核心内容等。学会精神关怀,学会班级建设和遵守教育信条是当前班主任专业化的主要内容。

(4)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曾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要把班主任由教书的“副业”变为育人的“主业”,他认为,要实现班主任从“副业”转变为“主业”的必由之路,那就是班主任专业化。(《德育报》2005-4-25

截止目前,青岛、上海、天津等地对班主任工作的性质、班主任专业化的内涵标准、目标要求、发展途径及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框架。但从整体上尚处在探索尝试阶段,理论和实践工作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3.现实依据

由于学校客观存在的聘任教师多,流动性大等特点,经常出现中途班主任辞职的现象。为了稳定学生,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其中一个就是让部分有经验的,已经担任了某一个班的班主任教师中途接手另一个班当“后妈”,同时,学校将该教师的课时量减少或者不上课,让该教师专心于班级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班级管理实效超过了学校的预期,这坚定了学校探索班主任岗位专业化实践的决心,也是学校积极参与课题组研究的重要推手。

三、课题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本课题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

班主任岗位“主业化”:即学校打破原有传统,在学校内部设置“专职班主任”岗位。专职班主任不上课,班级管理,服务教学就是其主要工作。专职班主任由学校学生系统负责按照学校制定的相关标准聘请、管理、培训以及考核。

2.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探索班主任岗位主业化实践研究,将班主任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提升班主任综合素养,增强班主任班级建设能力和管理能力,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提升班主任幸福指数。

(2)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为学校构建专职班主任管理体系提供建议以及决策依据。

3.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校班主任工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班主任岗位“主业化”实践研究

(3)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校本培训模式、途径的研究

(4)专职班主任相关管理体系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本课题研究与总课题保持一致,也分为四个阶段,采取的主要方法为文献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比较法和经验总结法,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06.9—2007.8

本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组建东西湖职校子课题研究小组 

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子课题研究小组,并明确了各自分工。

组 长:石晓明(2008年10月更换为钱立为)

职  责: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工作,为课题研究提供政策和经费等保障,定期听取课题研究汇报,并指导课题进展。

副组长:孙巧华、 刘  铁(2007年9月更换为刘蓉芳、吴春华)

职  责:具体负责研究方案的制定和落实,深入调研研究进展情况,随时与外界保持联系,定期向组长和总课题负责人汇报工作进展。

成  员:胡宗满、、刘  均、唐志姣、刘  铁、覃  敏、刘光发

职  责:参与课题研究,调查并跟踪班主任成长,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并撰写论文、经验交流材料和结题报告。

2.召开课题论证会,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

学校子课题研究小组成立后,在组长的领导下,召开了多次课题论证会,并邀请总课题组负责人和专家听取汇报,共同论证学校子课题的意义。经过多次论证,大家一致认为,探索班主任岗位主业化实践研究是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随后,学校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系统培训。一是通过参加总课题组的培训,明确了总课题的研究意义、目标、内容、方法以及预期成效,鼓舞了干劲,也提高了大家研究课题的水平,增强了信心。二是由教科室主任负责开展有关教育科研的校本培训,提高课题组成员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以及教育科研常用方法的

3.制定学校子课题研究方案

在总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区情、校情、学情以及前期论证,课题组共同制定了子课题研究方案,确定了子课题研究的目标,任务,阶段安排以及试点对象和要求等前期准备工作。课题方案的制定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4.组织了学校班主任工作现状和幸福指数的调研

在这阶段,学校子课题组在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下,组织了对学校班主任工作现状和幸福指数的调研(调研结果前面已经进行过概述,此处省略)。通过调研增添了课题小组开展实践研究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07.8—2008.8)

1.文献检索研究:本阶段,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通过互联网,学校资料室,总课题组专家咨询等方式,了解了班主任专业化研究的相关政策、理论,研究发展动态,先关核心概念的界定;同时,梳理了学校现有关于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相关资料。学校在2004年20年校庆时就进行过管制制度汇编,里面对班级管理方面的要求非常详尽,对班主任的工作要求也比较具体,但是许多规定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同时,职业学校特有的内容几乎没有,因此,这也坚定了课题组成员的信念,把课题研究作为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载体。

2.班主任岗位主业化实践研究

2007年9月,武汉市护理学校与东西湖职校合并,成为学校的一大专业。护理专业的教师大多都是从同济大学以及各大医院聘请的专家,一般只负责上课,不坐班,也基本上难以参与学生管理。加上护理专业有11个班,以女生为主,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有时刚转入学校,对学校的管理还很不适应,针对这一特定情况,经课题组反复论证,学校决定在护理专业进行班主任岗位主业化试点。在该专业全面试行专职班主任制,学校决定由护理专业德育主任胡大翠老师牵头,5名老师每人带2-3个班,并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专职班主任岗位职责提出如下要求:

一是加强班级常规管理。要求遵循“教育为先,预防为主,疏堵结合”的原则,落实“全面关注,重点掌握,绝对控制”的要求。专职班主任每天早、中、晚必须到班,组织学生学习,检查常规和晚就寝等情况。

二是主动服务于教学工作。专职班主任本身不承担教学任务,但是必须负责所带班级的学风建设,因此,专职班主任必须积极主动协调与课任老师的关系,协调科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调动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共同做好学生教育教学工作。

三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专职班主任必须建立学生个性化成长档案,并根据学生个性差异,组织各类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班级凝聚力,树立学生信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沟通交际能力,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基本生活技能和生存能力等。

在实施过程中,为了充分体现班主任岗位主业化特点,学校在各方面给予了专职班主任政策倾斜。一方面免于他们大部分事务性工作,确保他们能够一心一意抓好班级管理;二是为他们优先提供各类培训,不断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三是聘请专家为他们做好职业发展规划,让他们产生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同时,请专家知道他们如何开展有效德育,如何加强反思,做学习型班主任,做研究型班主任,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学校课题研究积累素材。护理专业德育主任胡翠香老师一人身兼5个班的班主任(校外顶岗实习3个班,校内2个班),每个班的各项常规指标均在全校名列前茅,而她本人也从一名普通的棉纺厂女工,寝室辅导员成长为一名德育主任,一名省市优秀班主任。

由于护理专业试点的成功,一年后,试点工作从护理专业扩展到其他专业,从5名专职班主任增加到12名。

3.阶段性资料汇总(即阶段性成果)

课题组将本阶段一年来所做的工作进行梳理,搜集、整理优秀班主任工作个案(专职班主任和兼职班主任);班主任作为主业及相关培训实践活动。并形成了阶段性成果汇报。撰写了东西湖职校班主任岗位主业化相关经验文章,并参与总课题组的交流。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深入阶段(2008.8—2009.10)

1.班主任“岗位主业化”推广与运用

从2008年9月开始,学校在护理专业试点取得阶段性成功的基础上,指导课题组扩大研究范围,推广在护理专业取得的经验,以推进课题的研究工作。经过认真准备和筹划,学校决定在所有专业均进行试点,每个专业至少确保1—2名教师参与实践研究,担任专职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每个人所带班级从1个至3个不等,但是每个人的工作职责是相同的。试点班级从11个班,增加到24个班,目前,全校共有38个班级由16位专职班主任管理的。

2.班主任“岗位主业化”配套机制的建设

班主任岗位主业化研究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多少现存的经验可资借鉴,因此,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课题组加强了班主任岗位主业化保障机制的研究,即建立健全班主任岗位主业化相关制度。

一是建立新的班主任聘任制度。对于专职班主任的聘任,我们的原则是:在公布专职班主任岗位职责和目标的前提下,采取自愿与选拔相结合,来源与校情相结合的方法。其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聘用现有优秀班主任。探索经验,发挥引领作用。二是聘用在校内调整师资结构中学科超编且班级管理能力强的教师,充分利用了现有教育资源。三是面向社会招聘管理能力强、责任心强、服务意识强、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的人员。

二是建立新的班主任培训制度。学校组织班主任培训,并进行班主任上岗资格证考试,确保班主任具有班级管理能力。培训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定期组织理论学习。诸如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上级管理文件,及德育论文,加强理论修养,规范管理工作等内容。2.通过班主任会交流管理经验。平时交流班训、班干部队伍建设、寝室管理、对偶发事件的处理,期末交流工作的亮点和典型的案例,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3.参加德育专家的报告会,专家有王一凡、范伟、桂贤娣等。4.组织部分班主任参加各级班主任培训。5.鼓励教师自我培训。在各类培训中,优先考虑专职班主任的培训。

三是建立新的班主任评价制度。德育部门与班主任一起共同建立评价体系,每月一评,以正面激励为主。考评中有专项成绩奖励,有整体效果奖。因为专职班主任没有教学方面的成绩,因此在评价上以班级管理的成绩为主,特别注重工作的深入和班级管理效果。

四是建立新的班主任激励制度。学校充分肯定专职班主任的业务能力,对于正式教师担任专职班主任的教师,在政治荣誉和工资待遇上予以倾斜,评先、晋级、奖励方面给予倾斜。对于外聘专职班主任的教师,全部实行坐班制,签订相对长期的聘用合同,提高他们固定的工资,实施绩效考核,他们同样享有与正式教师一样的政策倾斜。

3.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校本培训模式、途径的研究

班主任岗位主业化研究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因此,在班主任岗位主业化实验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特别重视对班主任主业化发展校本培训模式和途径的研究。之所以以校本培训为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学校发展实际和班主任培训成效角度出发。班主任人手本身就很紧张,不可能大量外派参加培训,另外,校本培训因为针对性更强,因而更具有时效性和实效性。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学校形成了自有的校本培训模式即“集中例会培训+结对共享培训+个别辅导培训+自我修炼培训”的模式。每周一,学校层面召开德育主任例会,专业层面召开各专业班主任会。会议以交流心得,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进行德育工作的研讨。增强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为了增强德育工作效果,学校还安排结果结对共建,一是中层以上干部蹲点专业,蹲点班级,与班主任老师结对,二是组织新老班主任结对,共享经验教训,加快了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此同时,德育副校长,政教处主任、实训处主任、招办主任等经常深入一线调研,及时与老师进行个别沟通,解决教师的困难,解答疑难,与老师一起探究提高德育有效性的办法。最后,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加强自我培训。

在培养途径上,学校采取七大措施。一是落实上级培训要求,积极组织教师培训并报销教师外出培训的所有费用;二是出资购买德育管理和班主任成长方面的书籍供教师学习;三是为所有德育主任,专职班主任配置手提电脑,方面教师学习先进的理论和知识。四是教师过生日的礼物不是蛋糕之类,二是教师最钟爱的书籍或是鼓励教师购买书籍后,报销费用。五是积极向外界推荐教师。凡是经过学校教科室审定,认为值得对外投稿的论文,案例分析等,均由学校出资参加各类评选。六是打造班主任德育论坛,鼓励教师与大家分享,让大家体会成功的喜悦。七是名师引领。学校聘请了包括靳岳滨、王一凡、桂贤娣、尹邓安等专家来校讲学,同时,还聘请区内名师如武汉市功勋班主任王晓静、管宗珍、朱小丽等来校交流。多种途径的合力是学校班主任队伍素质提升很快,有多人成为湖北省职业院校优秀班主任以及市区优秀班主任,德育主任陈莉荣老师还成长为武汉市首届十大魅力教师。

第四阶段:课题结题阶段(2009.10—2010.10)

1.整理前期研究资料

课题组成员分别按各自分工,收集整理班主任主业化实践研究的所有资料,包括方案、制度、阶段性小结、个案追踪材料、教师各项荣誉和成果等,统一按教科室资料汇编要求进行了整理。

2.向总课题组提交结题报告

在学校课题组资料整理的基础上,课题小组经过多次讨论,形成了共识,班主任岗位主业化实践研究推动了学校德育整体研究,提高了班主任整体素质,促进了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促进了校风班风学风的根本好转,其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即我们通过发放调研问卷,个别访谈、信息采集等方式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摸清了学校班主任工作现状和幸福感受,了解了班主任的利益诉求和内心发展需求

文献检索法:即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相关的政策,理论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发展趋势。

行动研究法:依据对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认识的不断加深,完善子课题的研究方案,调整研究策略,修订研究目标,以达到研究更符合实际,更有利于成果的产出。

个案对比研究法:通过确定并全程跟踪研究对象,掌握其发展变化规律,对比分析研究对象在实践前,实践中和实践后的变化来验证课题的设想。

经验交流法:即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合作交流,形成共享。

五、课题研究成效分析

经过近四年的课题研究,学校班主任主业化实践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班级管理得到优化和精细化

由于专职班主任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班级管理和建设中,有助于班级凝聚力和优良班风的形成。专职班主任可以全方位地参与到学生生活中去,能更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在学生就餐、晚自习、晚就寝、双休等突发事件较为集中的时段实施管理工作,效果明显。原来电子电器、汽修等男生较多的班级管理难度大,打架、抽烟、夜不归寝等违规想象严重,现在,这些均得到了有效控制。这也为学校的招生就业树立了良好形象,学校连续多年被授予湖北省武汉市招生就业先进单位。

2.职业教育的德育管理特色鲜明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应具有职教特色。专职班主任在管理、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学生正确择业、顺利就业,下实习点和就业单位进行跟踪管理,服务到位。顶岗实习的稳定情况和表现均得到合作企业的认可,擅自离岗的现象大为减少。

3.校风学风班风进步明显

专职班主任管理效果良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大为好转,偶发、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各类活动中表现突出,相关班级在全校常规综合排名中长期位居前列。从学生开学的返校率,晚就寝全勤的次数,偶发事件、校园环境卫生,学生迟到等方面与一年比一年好转,晚自习的状态,学生活动开展的次数与效果大幅提升。

4.专职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

通过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可以使班主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学会通过探索、学习、反思,提高工作效能,树立更高的工作目标,构建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使班主任向教育管理专家方向发展。(专职班主任获奖情况见附件)

六、课题研究成果

1.形成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不但是专职班主任,学校所有班主任均制定了个人发展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自我发展,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主动参与学习,参与研究。同时,所有班主任教师形成了反思的习惯,反思已经成为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独有的文化现象,通过不断反思,班主任的总体素养,班级建设和管理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这也为部分专职班主任兼任3个班级的班主任奠定了基础。

2.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班主任队伍建设体系。在课题组的努力下,学校制定了德育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班主任人岗责要求等系列文本材料,诸如《东西湖职校干部联系班制度》、《东西湖职校班主任任职条件》、《东西湖职校班主任管理条例》、《东西湖职校班主任岗位职责》、《东西湖职校班主任考核制度》、《东西湖职校德育队伍考核标准》等。制度的建设为班主任岗位主业化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保障。

3.产生了一部分优秀论文,案例。由于班主任岗位主业化实践研究,促进了班主任教师向学者型和研究型教师的转变,许多年轻教师脱颖而出,在省市区组织的论文和案例评比中,频频获奖。刘铁老师的《浅析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教师的幸福指数》获武汉市一等奖,刘光发老师的《创新德育体系,增强中职校德育有效性》获省德育年会三等奖。熊艳红教师的主题班会案例获武汉市案例评选二等奖。

七,思考与困惑

1.在推行专职班主任工作中要加强全员育人机制建设

学校明确提出“全方位管理,全时段管理,全员参与管理”的德育管理模式,但在专职班主任时间研究中,出现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部分任课教师育人工作松懈的苗头,这与学校试行专职班主任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因此,在推行专职班主任工作同时,要做好科任教师育人工作的管理和规范。二是部分专职班主任只善于埋头苦做,或者像一个警察,用时间投入和随时监控学生一切来保障效果,不受学生欢迎,如何提高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意识,真正实现岗位主业化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

2、在试行专职班主任工作中需要建立有效成长机制

班主任尚未作为一种专门职业,缺乏专业培训体系、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定体系,需要针对专职班主任工作的特点、性质和发展前景进行探讨,建立有效机制,促进专职班主任的成长。

现在,学校还在探索专职班主任的管理和培养工作,但四年的实践探索,让更多的人相信,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将会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会得到更大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