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六化”分层教学法,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 |
|||||||||||||||||||||||||||||||||||||||||||||||||||||||||||
发布者:武汉东职电子电器运用与维修 发布时间:2013-06-13 浏览次数:5007 | |||||||||||||||||||||||||||||||||||||||||||||||||||||||||||
探索“六化”分层教学法,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 东西湖职校电子电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本专业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积极探索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制订不同层次的课程标准、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等实施小班化分层教学,从而实现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破解教与学的矛盾,将学生培养成专业基础扎实、技能突出、自信心强的中级技术人才的目标。 一、以培养合格专业人才为目标,着力破解专业课教学困境 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差异性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性存在矛盾。企业中不同的岗位对应不同的知识、技能要求,即使是同一个岗位,因环境、设备、工艺等的不同,也存在一定差异。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教师往往考虑的是教学同一性问题,以趋于统一目标来完成教学工作,这与企业岗位差异性要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直接胜任企业岗位要求,需要企业重新培训。 学生基础的差异性与教学进程的统一性存在矛盾。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来源、身心健康状况、个性品质、家庭背景、认知能力等的不同,导致学生入学时的基础参差不齐;而原有的专业课教学按照相同的标准、内容、统一的进程实施。这种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教学效果差异明显,也导致师生之间的不和谐。 二、以教学内容对接岗位要求为目标,探索分层教学模式 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蓝本,我们从专业课程教学标准的制定开始,到最后对学生的评价等每一个环节入手,对其进行分层设计,探索分层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促进每个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提升,以便适应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
图1 专业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示意图
三、 以“六化”建设为推手,推进专业课分层教学改革 (一)整合资源,夯实改革基础 优化整合实训室硬件资源。依据本专业全年的课程设置计划,将闲置的实训室充分利用,调配到其它需要的学科使用,如空调、彩电实训室、车床控制实训室由于课程的重组,或被取消或被弱化,然后挖掘设备现有价值,重新设置为电工(电子)临时实训室等,既提高了实训室的利用率,又为分层教学的实施提供了足够的场地和设施等硬件环境。 (二)积极实践,实现改革目标 1.目标、内容模块化,建立教学依托纲领 分层制订专业课程教学标准。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进行分解和重组,确定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构成。再将课程所对应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合理的整合,按照学生群体的不同,重构贴近岗位需求、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的不同的课程教学标准即基本标准和提高标准。如在《电工技术与技能》课中,以“导线的剥削、连接和绝缘层的恢复”这个项目为例,基本标准是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电工工具的使用技巧,掌握、熟练常用电磁线及电力线的剥削、连接和绝缘层的恢复;而提高标准则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常用导电材料的分类和选择方法。 分层选择、重组专业课程内容。在课程分层教学标准的指导下,结合企业职业能力要求,国家职业资格中级工考核标准模块和学生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我们对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大胆取舍重组,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在《电工技术与技能》课中,将“日光灯电路的安装”、“导线的剥削、连接和绝缘层的恢复”等项目设定为基础项目,要求每名专业学生必须完全掌握项目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家居、车间室内综合布线”等项目设定为提高项目,以满足部分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2.班级分层“小班化”,重构教学组织单元 鉴于对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保护以及我校班级管理的现状,我们决定以班级为单位,实施“小班化”分层教学,即根据学生进校的中考成绩(主要参考数学和物理学科)、军训拓展中的表现、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摸底考核等,进行综合评定,按照成绩进行排序(如表1所示),再根据班额大小,分为两个小班(A班或B班)或三个小班。分班的过程其实就是分层的过程。专业课的教学是以新组建的小班为单位进行组织,做到因材施教。 表1 学生综合评定表
3.课程安排同步化,保障教学组织落实 公共基础课合班上课,专业课分班教学。当组织“小班化”教学时,就需要在课程安排上进行精确设计、合理跟进。例如一年级某班的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门专业课,在课程安排上同步即同一时段两门课对开。上课时,A小班学生在甲实训室上电工课,B小班学生则在乙实训室上电子课,下一次课交换。如图2所示。
图2 课程安排同步化示意图
4.教学准备精细化,增强教学针对性 常规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要有“备”而来。那么在实施以行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的准备更充分,既要备教材、教法,还有备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专业基础课程《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为例,成立以学科为单位的研究小组,将该项目合理分解为探究混联电路中直流电流的规律等若干个相互关联的任务,并以集体备课的形式编制出教学设计书(教师用版,简称教案)和任务指导书(学生用版,简称学案)。例如:图3所示为《探究混联电路中直流电流的规律》的部分教案和学案。
图3 教案与学案实例 5.教学方法多样化,提高教学实效性 针对不同的学生和教学内容及要求,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资源,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归纳如表2所示。 表2 教学方法与环境的关系
6.学生评价多元化,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自评、小组的互评和教师的综合评价,作为每个学生的个人平时成绩记录在册,客观评价教学效果。 项目达标考核。改变传统的一学期一次的终结性考试,尝试每完成一个基本项目,就由非任课老师组成的考核团队对所有学生进行项目技能达标考核,用以检验分层教学的阶段性效果。同时,根据检验结果,调整内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期末考试的技能化、分层化。改革原有的以卷考为主的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企业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拟定专业课程标准和考核方案,以技能实操和现场答疑取代卷考。同时,同一课程分层设置基础、提高考试项目(基础考核部分满分为80分,提高部分为20分),供不同层次学生自由选择,也利于对学生更客观的评价。 职业技能鉴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通过参加维修电工中级工、无线电装接中级工、电子设备装调中级工等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证,有选择的获得双证书的通行证,使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为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评价结果运用:所有学生必须取得双证才能毕业。对于能够参加提高模块考试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我们在技能节明星评定、三好生评选、参加省市技能大赛以及实习推荐就业中均采取优先推荐的做法,以此鼓励更多的学生向高标准奋斗。 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构建完善的专业教学保障体系 1.改良硬件教学环境,满足分层教学的实践需求 本专业先后建立了11个实训室,涵盖了所有专业课程,可以同时容纳246人的实训。每间实训室均按照理实一体化要求布局,内设多媒体设备,为分层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硬件保障。 除此之外,学校还为本专业建设了一个可以提供30多个不同工作岗位的电子实习基地,为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工学交替的校内实训基地。 2.加速课程资源的积累,为分层教学改革做好铺垫 两年来,专业根据学校出台的相关政策,相继组织骨干教师参与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标准、校本教材、国家示范校共建共享资源库积件、出版社教材和专业资源库的编写工作,为分层教学的开展积累了一手教学素材。 3.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为分层教学的落实提供了有力的践行者 通过安排教师下企、提供教师外出培训机会、聘请企业行业的专家讲学授业、开展校本培训、小组集体备课,为分层教学的落实培养了有力的践行者。 4.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为教学改革的永续提供活水源头 为了保证教师在教学第一线永远充满活力,激励、鞭策教师教学进步,学校在教师培养、进修、聘任、评价等方面都建立起了长效激励机制。 五、分层教学模式初步成型,改革成效显著 1.教学效果得到深化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优化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与学”、“学与用”的矛盾,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有效的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人才培养质量发生根本性改变,如图4所示。
图4 人才培养质量效果对比图
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提升15%;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达提高18%;学生就业的对口率提高30%以上;学生双证获得率提高8.6%。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累计达140人次,其中2013年首次代表湖北省参加中职类国家级竞赛有2人次获奖。 2.专业教师综合素质得到升华 分层教学锻炼了教师的自学能力、对教材的整合能力、教法的灵活选用能力、学生学案的设计与制作、现场的演示及应变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一批教师迅速的成长和成熟。2名教师成为区级学科带头人,1名为区级优秀青年教师、4名校级骨干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说课比赛3人次获奖等。 3.专业课程资源扩大化 分层教学改革的推进带动了本专业的课程资源建设,使专业学科的课程资源覆盖率达100%;形成了一套分层教学课程标准以及教案与学案。 六、专业分层教学为后期管理带来了新思考 教学过程中面临“动态”微调的问题。实施“小班化”教学后,由于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一个阶段下来,部分A或B班的学生出现了反差,如何进行人员适度调整,完成“动态”分层也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班级日常“动态”管理的问题。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是以专业课程占主导,而专业课程的分层教学将班级一分为二,使班级聚少离多,形成的这种“动态”情况,需要我们对班级的日常常规管理进行全新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