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首页/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1C02 关于工学结合机制建设项目推进工作方案

时间:2012-11-19  

 

根据学校示范校《建设任务书》中关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项目的要求,为了加强“工学结合机制建设”,加快推进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为专业建设和发展需要建立的校内实训基地服务,办好产业、建设好实训基地保证专业发展,以产养教、以教促产,建立健全校内工学结合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2011——2013年完成校企合作的预期目标,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现状分析

 伴着学校实训基地的建成,电子电器专业的实训环境和设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时代的更新和职业教育日新月异的需求,逐步体现出小知识模块式的实训方式仍与生产实际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的学习兴趣索然,当学生跨出学校大门,走进工厂大门时,又将是一个从零开始的新“学员”,达不到企业的用工需求,同时也降低了专业的吸引力,使专业的发展陷入瓶颈。为了加强专业的对口实操,让学生真正接触专业生产、管理、设计等流程的第一线,真正领略专业的魅力,拥有自己的校内“工厂”,使学生出校门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员,是改变现状的必经之路。

二、建设内容

1.制定校内“工学结合”管理制度,建立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

2.制定学生“工学结合”管理制度。

三、建设目标及项目推进

(一)项目建设目标

1.项目总目标

根据《建设任务书》要求,2013年总体目标:制定校内“工学结合”管理制度,建立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等,逐步形成按企业化管理要求进行操作,形成并制定学生“工学结合”管理条例。(中央财政拨款7万元)

2.具体要达成的目标:

①对武汉市特别是东西湖区与本专业相关联的企业以及同类学校进行调研,选择收集企业和同类学校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生产管理制度的资料,形成调查报告,指导后续工作。要求至少调研5家相关企业和5家同类学校;

②对本专业现有的实训基地(包括实验室、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习产业——校办产业)的人事、财务、设备、生产等管理现状的调查;

③完整收集各种资料,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的管理经验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工学结合”管理制度》(初稿);

④通过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逐步制定出《学生“工学结合”管理条例》(初稿)。

(二)时间安排

1.调研阶段(专业主任统筹安排本专业的调研任务)

由专业主任统筹安排本专业示范校建设的调研任务。2011年10月到2012年2月底完成。

2.制定制度阶段 (资金分配约2.5万元)

2012年3月到2012年5月初完成。根据对比企业管理制度和本专业现形的管理方案,形成适合自己的管理制度。具体如下:

①由专业主任负责组织本专业的专业教师小组成员对下企和其他职业学校调研的资料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了解企业现行管理制度的先进性和可行性,和其他学校已经实施的比较合理的管理经验,以及形成企业化管理的必要性。由肖曼负责记录,并整理;

②由专业主任负责组织本专业的专业教师对本专业管理现状的调研资料分析、了解,认识本专业管理现状的弊端所在,和改进方向。由肖曼负责记录及资料的整理;

③参照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其他学校已经取得的管理经验,结合我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由所有的组员一起商讨,制定出本专业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教学管理、设备管理、生产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的草拟样本。由许其刚、成龙、李娜负责记录并整理成样,教专业主任审核;

④移交过程资料。

3.制度试行阶段(资金分配约0.5万元)

2012年5月初到2012年9月完成。将通过审核的各项管理制度的草拟样本在本专业中正式推出试行一个学期。具体如下:

①由专业主任负责将制定的各项制度草案在专业内各个环节进行实施,并强化制度的严肃性,要求专业所有教师积极的配合,各司其职;

②由许其刚负责对实施过程的监控,每个星期召集专业教师例会听取大家对制度执行中的意见,李娜负责收集资料并过程记录,整理成册;

③由组长负责对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弊端和不足及时的收集反馈到专业主任并适时对试行制度进行修正完善,然后继续投入试行;

④由肖曼负责总结,形成文字资料,报创建办审核;

⑤移交全部档案资料。

4.制度条例的形成阶段(资金分配约2万元)

2012年10月到2013年2月完成。通过一个学期的试行,将修正完善后的各项管理制度付诸适时,并逐步形成学生“工学结合”的管理条例。具体如下:

①由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将试行修正后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执行监督;

②依据已形成的各项管理制度,由专业主任负责召集各参与管理的教师讨论并制定出合理的学生“工学结合”管理条例初稿。上报专业主任、教务处、实习培训处审批;

③将制定的初稿在学生中执行,并由许其刚负责收集执行中出现的不足,并定期(每月的双周)组织专业教师讨论及时修善;

④由李娜、杨瑾负责将试行修正后的条例整理定稿,由专业主任审批;

⑤由肖曼负责总结,形成文字资料,报创建办审核;

⑥移交全部档案资料。

5.总结整理阶段(资金分配约1万元)

2013年3月到2013年5月完成。进一步收集整理一手资料。具体如下:

①由孔庆琳负责对过程进行资料整理,形成档案资料,并交给专业主任审核为专业资源库的建设收集一手资料。

②由许其刚负责资金整理,形成资金费用档案和详细报表;

③由肖曼负责总结,形成文字资料,报创建办审核;

④移交全部档案资料。

 

 

 

 

 

 

 

 

附:时间安排表

时  段

任   务

2011年10月—2012年2月

调研阶段

2012年3月—2012年5月

初步形成《校内“工学结合”管理制度》(初稿)

2012年5月初—2012年9月

试行资料的收集、对初稿的修订和完善

2012年10月—2013年2月

形成《学生“工学结合”管理条例》(初稿)并修订和完善

2013年3月—2013年7月

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四、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及分工

组长:何琦

副组长:许其刚

参与人员名单:陈龙、肖曼、杨瑾、孔庆琳、李娜、肖庆红、孙晓野、张华英、许其刚以及各班主任老师

组长职责:

1.负责项目方案的制定;

2.负责全部工作过程的控制与落实;

3.负责进度的汇报、反馈工作;

4.负责资金预算、报销工作;

5.做好总结自查工作。

副组长职责:

1.协助组长做好方案制定工作;

2.协助组织落实方案、推进工作;

3.做好档案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4.做好过程记录、简讯撰写工作。

(二)工作机制

1.定期汇报机制

每次活动提前一个星期向专业主任汇报准备情况,活动后也及时向专业主任汇报活动的效果资料。

2.项目监督机制

每月十五号进行项目推进的中期检查,对推进积极的个人给予鼓励,对推进不利的给予诊断改进。

3.资金保障机制

各项资金的使用参见资金预算表的分配。资金用于教师下企业调研,以及和企业进行相关的联系,包括培训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还有聘请相关专家进行网络资源库的建设。

4.部门协调机制

下企业调研请实习培训处负责联系,学校的调研请主管教学的校长负责协调,制度的试行监督由教务处负责协助,资金使用和报销情况请财务处夏会计负责配合,教务处主任。

5.奖励机制

按照学校对负责创建示范校子任务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后可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资金来自于落实总结阶段。

(三)经费分配表

1.经费使用情况

整个项目经费使用情况预算如下表所示。

附:经费预算使用分配表

序号

任务

资金分配

1

调研阶段

见1A01-01

2

初步形成《校内“工学结合”管理制度》(初稿)

2.5万元

3

试行资料的收集、对初稿的修订和完善

1.5万元

4

形成《学生“工学结合”管理条例》(初稿)并修订和完善

2万元

5

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1万元

合    计

7万元

2.经费来源情况

整个项目经费来源情况预算如下表所示。

附:经费来源预算分配表

序号

任务

资金分配

1

调研阶段

中央财政

2

初步形成《校内“工学结合”管理制度》(初稿)

中央财政

3

试行资料的收集、对初稿的修订和完善

中央财政

4

形成《学生“工学结合”管理条例》(初稿)并修订和完善

中央财政

5

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中央财政

3.经费支出情况

整个项目经费支出情况如下表所示。

附:经费支出分配表

序号

任   务

经费支出

1

调研阶段

见1A01-01

2

初步形成《校内“工学结合”管理制度》(初稿)

2.5万元

3

试行资料的收集、对初稿的修订和完善

1.5万元

4

形成《学生“工学结合”管理条例》(初稿)并修订和完善

2万元

5

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1万元

合    计

7万元

4.经费来源和支出汇总表

整个项目经费来源和支出情况汇总表如下表所示。

附:经费来源和支出情况汇总表

序号

任   务

资金来源

经费支出

1

调研阶段

见1A01-01

见1A01-01

2

初步形成《校内“工学结合”管理制度》(初稿)

2.5万元

2.5万元

3

试行资料的收集、对初稿的修订和完善

1.5万元

1.5万元

4

形成《学生“工学结合”管理条例》(初稿)并修订和完善

2万元

2万元

5

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1万元

1万元

合  计

7万元

7万元

(四)材料统计

每次安排例会和活动时,副组长对例会和活动的内容进行记载,完整收集档案资料。副组长每月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类。要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注意资料收集、整理,及时向创建办公室汇报进程,提供资料。完成相关工作后,当事人要写简讯报校办和创建办公室。

所有的调研报告和活动记录按照月工作进行推进。每月一整理,每季度一汇报,每半年一总结,每一年一清算,以此达到两年的项目预期目标。

 

(五)信息系统管理:由学校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各专业可通过网络共享,并能随时及时地上报各项信息。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办公室

2012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