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02—3 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项目推进工作方案 |
||||||||||||||||||||||||||||||||||||||||||||||||||||||||||||||||||||||||||||||||||||||||||||||||||||||||||||||||||||||||||||||||||||||||||||||||||||||||||||||||
发布者:电子电器运用与维修专业 发布时间:2012-11-19 浏览次数:4615 | ||||||||||||||||||||||||||||||||||||||||||||||||||||||||||||||||||||||||||||||||||||||||||||||||||||||||||||||||||||||||||||||||||||||||||||||||||||||||||||||||
根据学校示范校《建设任务书》中关于“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的要求,为使得教学与企业需求接轨,根据在SMT生产线上的需求,需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为加快推进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项目工作,明确各责任单位负责的工作内容,实现2012年完成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项目目标,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专业现状 本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先后建立了大小11个专业实验、实训室。实验、实训室的开设主要还是围绕课程进行,综合度不高,与企业接轨差,学生适应企业要求低。 而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企业用工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办学模式也开始在变化。SMT生产线及配套设备将会成为电电子产品装配企业中的主流,它可以大量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乘示范校建设的东风,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将建设一条与企业相接轨的SMT生产线。与之相关的课程都将陆续开设,为了开设的课程能更好的与企业需求相接轨,在开设课程时需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企业的指导下先拿出与之相关的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 二、项目建设内容 针对SMT生产线及配套设备的使用,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使得所有教师均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将教学方法的使用从被动接受方式向项目式和任务式转变。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学校两个能力标准要求,并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针对工作任务具有独立地计划、实施和评价的能力。在成立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按照主要岗位群能力培养要求,建立骨干课程如与SMT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学意见。 三、项目建设目标及时间安排 (一)项目建设目标 1.项目总目标 2012年总体目标:制定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中央财政拨款2万元) 2013年总体目标:制作SMT骨干课程视频资料、制作SMT骨干课程项目教学法教案、课件。(中央财政拨款4万元) 2.具体要达成的目标 ①制定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编写花名册。在学校的支持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帮助下,成立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编写小组并确定出小组长及副组长,指导后续工作的开展; ②分批安排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编写小组教师下到SMT生产设备公司接受SMT技术培训,掌握SMT相关的技术及操作工艺。 ③收集企业和行业所需要的SMT技术标准,为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提供方向; ④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编写具体实施计划,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⑤SMT骨干课程视频资料、制作SMT骨干课程项目教学法教案、课件具体实施计划,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二)时间安排 1.信息收集整理阶段(资金分配见1A01—1) 2011年12月1日开始至2011年12月31日结束,所有参与SMT技术的培训人员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对SMT实用型人才技术标准进行信息收集分析、整理。 ①所有所有参与SMT技术的培训人员提供自己在企业中所了解到的SMT实用型人才技术标准相关信息。 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提供自己所了解到的SMT实用型人才技术标准相关信息。 ③由编写小组副组长收集整理SMT实用型人才技术标准信息。 ④由编写小组副组长汇总分析,并形成调研报告。 ⑤在2011年12月25日前,由编写小组组长向专业主任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移交调研报告 2.相关成员分批到SMT生产设备公司培训阶段(资金分配约1.6万元) 2012年1月1日开始至2012年4月30日结束,分配安排相关人员到SMT生产设备公司进行SMT技术及操作工艺培训。 ①由编写小组组长指导培训计划、资金预算,与2012年1月10日前报专业主任审批,由学校总务处联系相应的SMT生产设备公司。 ②由编写小组组长负责安排具体人员的培训时间,组织好培训工作。 ③参与培训的人员在培训期间认真学习培训的相关内容,培训结束后,完成一篇培训总结报告和有关SMT技术的论文。 ④编写小组副组长就培训的相关资料做好记载工作,并进行整理。 3.成立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编写小组阶段(资金分配约0.1万元) 2012年5月1日开始至2012年5月31日结束,在学校的支持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成立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编写小组并确定组长及副组长。 ①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于2012年5月初由组长毕红林制定出成立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编写小组计划,报专业主任审核。 ②在学校的支持下,于2012年5月中旬,聘请相应教师成立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编写小组,确定出组长及副组长。 ③在2012年5月20日左右,召开编写小组第一次会议,讨论组长、小组长、成员职责和后期工作安排。 ④由李娜将讨论的结果整理成文,报专业主任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批。 ⑤在2012年5月30日前由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编写小组制定出编写小组2012年1月—2013年1月工作计划,报专业主任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批。 4.编写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具体实施计划阶段(资金分配约0.1万元) 2012年6月1日开始至2012年6月15日结束,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企业SMT技术骨干的指导下,编写实施计划。 ①由编写小组组长组织编写小组成员,下企业调研教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和企业SMT技术骨干,讨论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编写内容,讨论次数不少于3次。 ②编写小组副组长就会议讨论内容进行记载和整理,整理成文后交给编写小组组长。 ③编写小组组长于2012年6月10日前根据相应的资料制定出具体的实施计划,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主任审核。 ④编写小组组长制定整个实施过程中的资金预算,报专业主任和创建办公室审核。 5.教学大纲具体编写阶段(资金分配约0.7万元) 2012年6月16日开始至2012年7月20日结束,编写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 ①编写小组组长根据制定的实施计划,在2012年6月20日前,将具体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人,并开始编写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 ②所有参与成员每两周集中开会一次,向编写小组组长上交前期编写内容,由专业主任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企业SMT技术骨干进行检查和指出不足之处。 ③于2012年7月20日前完成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初稿,报专业主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企业SMT技术骨干进行审核。 ④编写小组组长负责整个实施过程中的会议记录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6.编写SMT骨干课程视频资料、制作SMT骨干课程项目教学法教案、课件具体实施计划阶段(资金分配约0.1万元) 2012年8月1日开始至2012年8月31日结束,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企业SMT技术骨干的指导下,编写实施计划。 ①由编写小组组长组织编写小组成员,下企业调研教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和企业SMT技术骨干,讨论SMT骨干课程视频资料、SMT骨干课程项目教学法教案、课件内容,讨论次数不少于3次。 ②编写小组副组长就会议讨论内容进行记载和整理,整理成文后交给编写小组组长。 ③编写小组组长与2012年8月10日前根据相应的资料制定出具体的实施计划,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专业主任审核。 ④编写小组组长制定整个实施过程中的资金预算,报专业主任和创建办公室审核。 7.SMT骨干课程视频资料、SMT骨干课程项目教学法教案、课件具体制作阶段(资金分配约2万元) 2012年9月1日开始至2013年3月31日结束,制作SMT骨干课程视频资料、SMT骨干课程项目教学法教案、课件。 ①编写小组组长根据制定的实施计划,在2012年8月30日前,将具体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人,并开始编写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 ②所有参与成员每两周集中开会一次,向编写小组组长上交前期编写内容,由专业主任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企业SMT技术骨干进行检查和指出不足之处。 ③于2013年3月20日前完成SMT骨干课程视频资料、SMT骨干课程项目教学法教案、课件初稿,报专业主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企业SMT技术骨干进行审核。 ④编写小组组长负责整个实施过程中的会议记录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8.完善阶段(资金分配约0.4万元) 2013年4月1日开始至2013年6月30日结束,对前期的资料进行完善。 ①2013年3月—2013年6月,每月的15号前后,由专业主任组织专业内所有教师召开会议,就前期制定的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制作的SMT骨干课程视频资料、SMT骨干课程项目教学法教案、课件在具体的教学中存在的利弊进行分析。 ②副组长李娜记录好每次会议的内容,并进行整理,最后形成总结文字。 ③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联系企业行业的SMT专家和技术骨干,聘请企业行业的SMT专家和技术骨干,定期来学校进行专业知识讲座和探讨新的形势下,SMT技术人才标准。整个活动不少于3次。 ④由许其刚负责安排具体讲座时间和实施方法,并对实施过程进行记录和资料进行整理。 ⑤编写组长及成员对根据后期的反馈情况对制定的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制作的SMT骨干课程视频资料、SMT骨干课程项目教学法教案、课件进行修改和完善,在2013年6月20日前,报专业主任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批。 9.总结整理阶段(资金分配约1万元) 2013年7月1日开始至2013年7月20日结束,对整个项目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汇总。 ①由许其刚负责对过程资料整理,形成档案资料。 ②由毕红林负责资金整理,形成资金费用档案和详细报表。 ③由李娜负责总结,形成文字资料,报创建办审核。 ④由毕红林向创建办移交全部档案资料。 附:时间安排表
四、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一)项目组织机构及分工 组长:毕红林 副组长:李娜 参与人员名单:徐志远、易法刚、王质云、孙晓野、何琦、肖庆红、李娜、王泽忠。 组长职责: 1.负责项目方案的制订; 2.负责全部过程的控制与落实; 3.负责进程的汇报、反馈工作; 4.负责资金预算、报销工作; 5.做好总结及自查工作。 副组长职责: 1.协助组长做好方案制订工作; 2.协助组织落实方案,推进工作; 3.做好档案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4.做好过程记录、简讯撰写工作。 (二)项目工作机制 1.定期汇报机制 每月由组长毕红林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项目办公室(简称项目办)汇报工作进程,并附相应的调研报告和活动记录。 2.项目督查机制 为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从以下几个方面经行督查: ①专业主任不定期抽查调研报告。 ②专业主任不定期抽查活动记录。 3.资金保障机制 任务书中对改革教学模式这个大的任务所分配的资金为19万元,SMT主干科目教学大纲项目预计需花费6万元,主要用于教师下企业学习SMT技术、制作视频资料、教案和课件以及聘请企业SMT技术人员。 4.部门协调机制 需要教务处和实习培训处的配合。教师下企业调研需要实习培训处与相关企业经行联系和沟通,方便下企业教师经行调研。教师下企业调研期间涉及到换课、请假,需要教务处支持工作。 5.奖励机制 按照学校对负责创建示范校子任务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后可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资金来自于落实总结阶段。 6.资料存留机制 过程中要注意资料收集,加强过程资料整理。所有的调研报告和活动记录由毕红林收集整理,整个项目完成后交由专业主任和创建办公室保管。 (三)经费分配表 1.经费使用情况 整个项目经费使用情况预算如下表所示。 附:经费预算使用分配表
2.经费来源情况 整个项目经费来源情况预算如下表所示。 附:经费来源预算分配表
3.经费支出情况 整个项目经费支出情况如下表所示。
附:经费支出分配表
4.经费来源和支出汇总表 整个项目经费来源和支出情况汇总表如下表所示。 附:经费来源和支出情况汇总表
(四)材料统计 每次安排例会和活动时,副组长对例会和活动的内容进行记载,完整收集档案资料。副组长每月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类。要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注意资料收集、整理,及时向创建办公室汇报进程,提供资料。完成相关工作后,当事人要写简讯报校办和创建办公室。 所有的调研报告和活动记录按照月工作进行推进。每月一整理,每季度一汇报,每半年一总结,每一年一清算,以此达到两年的项目预期目标。 (五)信息系统管理 在学校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针对发生的每一起项目事件,都进行有效登记,并将材料按时间流程进行归类、归档。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办公室 2012年3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