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护理专业
日期:2011年9月22日
责任人:金静
根据学校示范校《建设任务书》中关于“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的要求,为了加强“提高教师水平”,的建设,加快推进护理专业教师的教育水平建设,明确各责任单位负责的工作内容,实现2012-2013年完成护理专业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项目组织机构
组长:金静
副组长:黄利丽
成员:王朝昀、王云飞、张钿钿、胡洪萍
组长职责:1、负责项目方案的制度;2、负责全过程的控制与落实;3、负责进程的汇报、反馈工作;4、负责资金预算、报销工作;5、做好总结自查工作。
副组长职责:1、协助组长做好方案制度工作;2、协助组织落实方案,推进工作;3、做好档案收集整理上报工作;4、做好过程记录、简讯撰写工作。
二、需求论证
1、护理专业教师现状:
护理专业目前共有专业教师16人,是由5名正式及坐班专业教师、2名兼职教师及9名走班教师组成。4名正式专业教师均是本科及以上学历,1名坐班教师为大专学历,2名兼职教师为医院工作者和专家教师,9名走班教师为临床经验丰富的退休的医院护士长及护理部主任、在读研究生博士生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专业教师无论老少均有很强的敬业精神,经常互相讨论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及专业技能。
2、护理教师的问题分析:
(1)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读研究生教师缺乏临床工作经验,而临床护理人员因多年的护理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相关的经验原理解释不清,两者要取长补短。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还需提高;(2)、科研能力还需加强:护理专业教师坐班及正式教师多为年轻教师,缺乏教研能力;(3)、教研活动需加强:不坐班教师多,且多为兼职,不能参加教研活动,讨论交流需加强。
3、护理专业所需教师素质的分析:
护理专业培养的社会所需要的护理人才,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临床实践经验的护理师资队伍;既有护理相关专业知识,又能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护理工作的人才是当今社会对护理教育的需求,也是我校所需要的护理教育队伍。
教师队伍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是学生存和发展之根本。只有构建具有“结构优、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教学团体,才能培养出“技术高、素质高”的综合型人才。推进教师队伍的教育水平建设不仅是学校的要求,而且是社会的需求、国家的发展趋势所致。
三、项目推进工作总体目标
根据《任务书》要求,
2012年总体目标:1、制定护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遴选及培训计划;2、选派专业带头人考察职业教育理念、课程标准和专业总体规划形成考察总结;组织参加市级以上科研项目一个;3、负责培养青年教师1人;撰写有价值论文1篇;4、选派2名骨干教师到医院、高校参加社会实践和进修,初步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并撰写总结。(中央财政拨款4万元);
2013年总体目标:继续培养专业带头人;2、专业带头人继续负责培养青年教师1名,有教学示范作用,至少参加国内有影响的学术会议1次,撰写体会;3、选派2名骨干教师到医院、高校参加社会实践和进修,初步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并撰写总结或论文1-2篇。(中央财政拨款6万元)。
具体要达成的目标:
1、培养黄利丽作为护理专业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王朝昀、胡洪萍、金静、张钿钿),1名青年教师王云飞。发挥专业带头人在护理专业建设的主导和骨干作用,在专业领域起到示范、引领和把关作用。同时培养骨干教师的能力,使其在专业内发挥骨干作用。
2、专业带头人的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3、培养骨干教师具有较强的护理的教育与教学能力
要求:
1、注意过程中资料的整理并存档。
2、分析资料要合理。
3、及时向创建办汇报进程,提供资料。
4、完成相关工作,当事人要写简讯报校办和创建办。
5、资金使用必须完成详细的审批手续和报销手续。
三、项目推进工作分工及实施计划
(一)、计划制定及信息收集阶段:2011年7月-2012年2月,根据护理专业现有教师的结构特点,及学校的教师培养的相关制度,制定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遴选及培养计划。
1、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名单的确定。由组长和专业主任与学校负责教学的校长高德胜商讨并确定护理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名单。2011年2月已完成。
2、计划的制定。根据护理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名单制定培养计划。由金静负责书写计划。并对资金进行预算及安排,先写申请,由金静报领导审批后执行。
3、科研及比赛信息的收集:专业带头人到武汉市科院进行调研,并收集科研课题的相关信息。专业带头人收集市级组织比赛的相关信息。
(二)、计划的落实阶段:2011年7月-2013年5月。
1、青年教师参加区级及市级比赛教师的工作。2011年7月-2011年9月。
2、选派2名骨干教师分别到同济医院和东西湖人民医院进修锻炼,提高教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并加固期临床基础知识,并使其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并撰写总结。2011年6月-2011年10月
3、专业带头人与1名骨干教师到北京卫校参观学习及调研,并撰写总结。2011年12月
4、选派1名骨干教师到北京学习临床教学技巧。2011年12月。
5、专业带头人负责培养1名青年教师,撰写有价值论文1;2011年10-2012年5月
6、根据武汉市科院的课题资料,护理专业带头人参与1项市科院组织的重点课题。;2011年10月-2012年5月
7、再选派2名骨干教师到护理专业的实习医院进修,提高教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并加固期临床基础知识,并使其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并撰写总结。2012年6-2012年12月
8、选派1名教师进行学历进修,提高该教师的理论水平。2012年9月-2013年6月。
9、选派2名教师到上海卫校参观学习及调研,并撰写总结及调研报告。2012年3月-2012年7月。
10、专业带头人去国外考察职业教育理念、课程标准和专业总体规划形成考察总结、论文、体会。2012年7月-2013年4月。
注意:1、由金静负责与向学校校长汇报教师进修学习的进度。涉及到老师进修单位需要实习培训处胡宗满主任联系的,由金静与胡主任进行沟通。
2、教师每次进修学习前由金静制定并书写具体方案,报学校领导审核批准后执行,进修、学校的相关费用由进修、学习的教师先垫付,后该教师拿发票回校报销。
3、进修、学习教师的工作量计算、课时调整、交通费用等问题,由专业主任及时与教务处邹雄杰主任,及蹲点领导代艳芳主席协商。
(三)、资料成文整理归档阶段:整理阶段2011年9月-2012年5月,2012年9月-2013年5月。总结移交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2013年3月-2013年6月。
1、由金静负责收集专业带头人参加科研的资料;青年教师参加比赛的资料和老师进修、学习的所有资料、学习心得及总结。形成文档,移交创建办。
2、由金静负责资金整理,形成资金费用档案和详细列表。
3、每次学习进修会的要在组内进行交流,达到护理专业教师共同提高的目的。由金静负责落实安排。
4、移交全部档案资料。
附:任务分配表
时 段
任 务
2011年7月-2012年2月
计划制定及信息收集阶段
2011年7月-2013年5月
计划的落实阶段
2011年9月-2012年5月2012年9月-2013年5月
资料成文整理阶段
2012年3月-2012年6月2013年3月-2013年6月
总结移交阶段
四、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一)定期汇报机制。(由金静每月汇报工作进程,并收集相关证明材料体现进程情况,教师花名册)
(二)项目督察机制。金静负责安排与落实各项教师进修的安排,蹲点领导黄利丽与代艳芳负责督促落实并每三月进行一次检查。
(三)资金保障机制。资金主要用于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的培养及各种计划的书写及资料的整理归档。
资金的来源:全部为中央财政拨款,共计10万元。
用途
青年教师参加市区级比赛道具费用
北京参观考察学习费用
上海护校参观学习费用
参加科研费用
高校医院进修费用
国外考察费
学历进修费
外联及资料的整理和奖励费
金额
0.1万元
0.25万元/人
0.35万元/人
2万
0.25元/人
3万
0.3万元/人
2万元
总计
2012年
0.1万
0.5万元
0.7万元
1万元
0.5万元
0
0.2万元
1万元
2013年
0.1万元
0万元
0万元
1万元
0.8万元
3万元
0.1万元
1万元
附:经费预算分配表
序号
任 务
资金分配
1
计划制定及信息收集整理阶段
0.3万元
2
计划的落实阶段
9万元
3
资料成文整理阶段
0.5万元
4
总结移交阶段
0.2万元
合计
10万元
(四)部门协调机制。由金静负责协调,教师培训去处由金静负责提供建议,由教学校长高德胜确定,最后由校长钱立伟批准后执行。课时的调整由教师本人安排好后,由金静与教务处邹雄杰主任协商,教师请假程序由金静向代艳芳主任申请。
(五)资料存留机制。由金静负责收集和整理资料,包括1、教师下企业调研的整理资料;2、教师参观院校及培训的资料及小结;3、培养计划、考察体会、心得、论文,科研资料,社会实践进修资料等。最后由金静负责移交创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