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护理专业
日期:2011年9月22日
负责人:金静
根据学校示范校《建设任务书》中关于“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的要求,为了加强“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加快推进护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明确各责任单位负责的工作内容,实现2011-2013年完成护理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项目组织机构
组长:金静
副组长:胡洪萍
成员:王朝昀、王云飞、张钿钿、黄利丽
组长职责:1、负责项目方案的制度;2、负责全过程的控制与落实;3、负责进程的汇报、反馈工作;4、负责资金预算、报销工作;5、做好总结自查工作。
副组长职责:1、协助组长做好方案制度工作;2、协助组织落实方案,推进工作;3、做好档案收集整理上报工作;4、做好过程记录、简讯撰写工作。
二、需求论证
1、护理教师现状;
目前正式、坐班教学教师共13人,是由5名专业教师、2名文化课教师、5名班主任及1名管理员组成。例外每学期需聘请11名左右专业课教师,其中有临床经验丰富的退休的医院护士长及护理部主任、有在读研究生博士生及兼职专家教师。正式教师均为本科生以上学历。专业教师无论老少均有很强的敬业精神,经常互相讨论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及专业技能。班主任们非常尽职尽责,不仅管学生的生活,还管学生的学习。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们的目标达成了共识,就是使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使学生们更可能多的通过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证考试。
2、护理教师的问题分析:
(1)、教师队伍不稳定。分析:护理专业近50%的教师是聘请的,这些人员流动性大,随着研究生就业、教师在其它学校接课多或年龄等原因,教师调整频繁。(2)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读研究生教师缺乏临床工作经验,而临床护理人员因多年的护理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相关的经验原理解释不清,两者要取长补短。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还需提高;(3)、教研活动需加强:不坐班教师多,且多为兼职,不能参加教研活动,讨论交流需加强。
3、护理专业所需教师的素质的分析:
护理专业需要构建具有“结构优、素质高、能力强”且要突出“双师型”和“护理专业”的特点的专业教学团体,才能培养出“技术高、素质高”的综合型人才。
三、项目推进工作总体目标
根据《任务书》要求,2012年总体目标:1、建立护理专业教师人才资源库;2、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聘请社会行业专业1-2名、聘请兼职教师占总专业教师人数的20%。引进10名兼职教师队伍,建立档案体系,随堂评价2-4学时。(中央财政拨款2万元);
2013年总体目标:1、落实进修、培训机制,专任教师学历100%达标;2、获得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3、再引进2名兼职教师队伍,完善其档案和考核体系。(中央财政拨款3万元)。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临床实践经验的护理师资队伍;既有护理相关专业知识,又能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护理工作的人才是当今社会对护理教育的需求。
具体达成目标:
1、形成的结果:护理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学历、职称层次,大力提高“双师型”教师比重,形成更加合理的职资、学历、职称。
2、具体目标是:三年内,使全体教师专任全部达本科以上学历,45岁以下教师研究生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0%;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以上。“双师型”教师达到80%。到2012年,我专业将陆续聘请12名兼职教师,专任教师20人,合计32人。
要求:
1、注意过程中资料的整理并存档。
2、分析资料要合理。
3、及时向创建办汇报进程,提供资料。
4、完成相关工作,当事人要写简讯报校办和创建办。
5、资金使用必须完成详细的审批手续和报销手续。
四、项目推进工作分工及实施计划
(一)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阶段:2011年8月-2012年2月,对教师调研的资料分批进行整理、汇总。根据汇总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出教师进修、学习的去向。
(二)、工作落实阶段:2011年9月-2013年5月,根据总结的结果,及学校下企实践培训制度,并结合护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学期教师培训计划,主要通过进修、培训和岗位锻炼提升教师学历和素质。
学习种类:1、专业课教师每年利用寒暑假轮流到 合作医院 顶岗锻炼2个月以上。2011年安排胡洪苹到同济妇产科进修妇产科3个月、王朝昀到东西湖人民医院ICU进修3个月;2012年安排王云飞、金静到高校或学校实习医院进修;2013年张钿钿到学校实习医院进修。(费用在教师水平提高内);
2、鼓励教师晋升职称,提高学历。2012年胡洪苹进修本科学历。(费用在教师水平提高内);
3、聘请。聘请12名兼职教师队伍(实习基地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等),建立档案体系,对其质量监控(分两年度完成)
4、培训。(1)、聘请专家来校进行讲学或教师到校外参加专家讲学的报告。(2)、专业教师参加“双师 ”考证的培训,使其获得相应的证书。(校内外参加培训)
5、交流。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老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切磋,互相学习。
6、听课。教师间加强听课,并做好记载,互相讨论老师教学的优点,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7、引进。通过公开招聘引进专业能力和技能操作能力强的专业教师。
8、考核。形成使用的教师考核体系。通过考核方式实现优胜劣汰,从而促进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督促其提高综合素质。
9、管理。良好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对教师素质的提高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总结整理阶段:整理2011年9月-2013年4月,总结2012年5月-2013年7月。收集并完善相关的资料,形成新的护理专业师资结构一览表及专业教师花名册及详细学习经历。达到教师队伍优化的目的。
1、由金静负责对过程资料整理,形成档案资料。
2、由金静负责对资金费用档案和详细报表。
3、由金静负责总结,形成文字资料,报创建办审核。
4、移交全部档案资料。
附:任务分配表
时 段
任 务
2011年8月-2012年2月
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阶段
2011年9月-2013年5月
工作落实阶段
2011年9月-2013年4月
资料成文整理阶段
2012年5月-2013年7月
总结移交阶段
五、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一)定期汇报机制。(由金静负责安排老师各项任务并负责老师。每月汇报工作进程,并收集相关证明材料体现进程情况,教师花名册)
(二)项目督察机制。由蹲点领导(教务处副主任黄利丽、校办主任代艳芳)每月底进行抽查,每两三月进行全面检查。
(三)资金保障机制。资金用于1、专业教师参加“双师 ”考证的培训费用;2、兼职教师的聘请及专任教师的引进费用;3、教师考核及评价机制形成的费用;4、教师资料的整理、资料的核查及教师档案体系和教师花名册的制作费用。
资金的来源:全部为中央财政拨款,共计5万元。
序号
费用花费项目
花费标准
2012年的费用
2013年得费用
合计
1
专业教师参加“双师教师 ”考证的培训
0.25万元/人
0
1万元
1万元
2
兼职教师聘任费用(联络费)
0.1万元/人
0.8万元
0.4万元
1.2万元
3
专业教师的引进费用
1万元/人
1万元
1万元
2万元
4
教师考核及评价机制形成的费用
0.6万元
0.3万元
0.3万元
0.6万元
5
方案与总结的书写、资料的整理、打印。
0.1万元
0.04万元
0.06万元
0.1万元
6
教师档案及花名册的制作费用
0.1万元
0.02万元
0.08万元
0.1万元
合计
5万
(四)部门协调机制。由金静负责与教务处邹雄杰主任协调,复印打印的相关事项由金静负责与校办代艳芳主任协调。
(五)资料存留机制。由张钿钿负责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负责将资料移交给创建办归档。包括1、教师培训的相关资料;2、教师聘任的相关资料;3、护理专业师资结构一览表及专业教师花名册。 4、引进教师的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