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护理专业
时间:2011年10月8号
责任人:金静
根据学校示范校《建设任务书》中关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项目的要求,为了加强“内部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更规范化,明确各责任单位、责任人负责的工作内容,提升服务学生的能力,特制定本项目推进方案。
一、项目组织机构
组长:金静
副组长:张钿钿
成员: 王朝昀、胡洪苹、王云飞、胡大翠、李瑀琪、万盼、宋玲燕、黄利丽
组长职责:1、负责对项目方案的制定;2、负责全过程的控制与落实;3、负责进程的汇报、反馈工作;4、负责资金预算、报销工作;5、做好总结自查工作。
副组长的职责:1、协助组长方案的落实,推进工作;2、做好档案收集整理上报工作;3、做好过程记录、简讯撰写工作。
二、需求论证:
1、专业建设使命和任务分析:
完善护理专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是为了使护理专业教学、学生实训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是为了使护理专业的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技能场所管理等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建立适合专业发展建设的内部管理制度能更快促进专业的发展。在当今高科技普及的社会,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要做到有据可跟,有理可依,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2、护理专业现状和需求
在目前因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大好的阶段,所以开办护理学校的所数越来越多,就今年武汉市就新增开3所中专护理学校。加之随着国家实施计划生育作用的显效,使得初中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减少,中专院校的生源大战不可不免。我校护理专业要在这种竞争的局势下生存必定要有其优势,通过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为提高我校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做铺垫,从而为提高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后盾。
三、项目推进工作总体目标
根据《任务书》要求,
2012年预期目标:修订和补充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能力。。(中央财政拨款万4元);
2013年预期目标:加强内部管理力度,优化管理资源。信息化资源的使用;工学结合管理机制责。(中央财政拨款6万元).
具体要达成的目标:
2012年:制定护理专业教学、实训和技能场所管理等各项制度,提升服务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3年:信息化资源的使用;工学结合管理机制责。
要求:
1、下点调研的老师调研时注意加强收集院校、医疗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用人模式的相关资料。
2、加强过程中资料的整理以便及时对护理专业老师的教学细节方面处理。
3、每次下点的老师及时向创示范办公室报告进程,并提供相关资料。
四、项目推进工作分工及实施计划
(一)制定护理专业教学、实训和技能场所管理等各项制度的进程安排。
(二)调研及整理护理专业现有制度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3月
(1)、对武汉市部分医院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制度进行收集。(具体医院为三级医院:湖北省中医院,市一医院、同济医院、黄陂人民医院、武钢第二医院。二级:东西湖人民医院、蔡甸人民医院、新洲人民医院。一级:东西湖卫生服务中心及站点(3家),市区2家。私人医院及门诊:武汉市泰康医院等三家)
(2)、对沿海经济水平较高的医院和学校调研,收集其各项管理制度;(上海卫生服务中心一家,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北京护校)。2012年2月份完成。
(3)、对湖北省部分设有护理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收集。(具体包括武汉市同济卫校,湖北中医药大学、江汉大学卫校、十堰职业技术学院)。
(4)、汇总以上各院校及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
(5)、整理护理专业现有的各种规章制度。
1、由组长组织制度调研方案,2011年10月30号完成,由学校实习培训处胡宗满联系调研医院,专业主任金静联系调研学校。
2、由专业主任安排调研时间,组织调研工作。注意课时调整、资金预算安排,先写申请,报校领导审核批准后执行。
3、调研一家医院或一所卫校后,由调研教师负责完成调研报告一份,并整理调研收集资料,整理好后移交给金静。
4、由金静负责汇总所有的调研成果及整理调研资料。形成文档。
5、由金静负责对资金费用形成档案和详细报表
6、移交过程资料。
(三)护理专业各项制度试行稿的形成阶段:2012年1月-2012年3月
根据调研的资料的结果,结合护理专业的实际情况,教师们分析、互相讨论,初步形成护理专业的教学、实训和技能场所管理等各项制度的讨论稿,由金静将讨论稿报校领导(教务处邹雄杰、教学校长高德胜、校长钱立伟)审核修改后形成护理专业的教学、实训、实习和技能场所管理等各项制度的试行稿。金静负责移交过程资料。
(四)试行阶段:2012年4月-2012年6月。专业主任负责将试行稿的各项规章制度告知相关的教师和学生。
1、胡洪萍负责收集全校教师和学生对试行稿提出的意见并整理,形成文档。
2、金静负责根据意见对试行稿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完善。
3、金静负责移交过程资料。
(五)制度落实阶段。2012年6月-2012年7月
1、金静负责将护理专业的教学、实训和技能场所管理等各项制度的修改版再次报校领导(教务处邹雄杰、教学校长高德胜、校长钱立伟)审核修改后形成护理专业的教学、实训和技能场所管理等各项制度并运行。
2、金静向学校申请将落实好后的各项制度制作成板,并悬挂与护理专业办公室及实训场所墙上。
附:任务分配表
时 段
任 务
2011年10月~2012年3月
调研及整理护理专业现有制度阶段
2012年1月-2012年3月
护理专业各项制度试行稿的形成阶段
2012年4月—2012年6月
试行阶段
2012年6月-2012年7月
制度落实阶段
(二)、信息化资源的使用;工学结合管理机制责建设的进程;
(一)、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阶段:2012年8月-2012年9月,
1、对教师调研的资料中关于工学结合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根据汇总的结果进行讨论出各院校工学结合管理的特点及共性。
2、整理护理专业现有的工学结合管理制度
3、数字化信息华资源的配置费用2万元(整个数字化资源的配置费用为14万,由国家统一支配,此方案中出2万)。
(二)、信息化资源管理制度及适合护理专业工学结合制度形成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
1、金静结合调研的资料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护理专业的工学结合管理制度进行书写,形成文字稿。并将该稿报校领导(教务处邹雄杰、教学校长高德胜、校长钱立伟)审核修改。
2、金静负责将校领导认可的工学结合管理制度打印7份,分别交给胡大翠、宋玲燕、万盼、王朝昀等教师带至我专业学生实习医院(黄陂人民医院、黄陂中医院、新洲人民医院、东西湖人民医院、、武钢第二医院、蔡甸人民医院、江夏人民医院),交给各医院的管理我校实习生的领导。并与领导进行沟通,达成共识。
3、金静结合国家关于数字化资源的管理制度及护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护理专业数字化资源使用及管理办法。
(1)、胡大翠、宋玲燕、万盼、王朝昀等教师负责收集我校实习医院对该工学结合管理机制的意见。
(2)胡大翠、宋玲燕、万盼、王朝昀等教师将医院的意见反馈给金静,金静负责结合院方的意见该制度进行适当的修改。
4、金静负责将再次修改好的工学结合制度及形成的信息化资源使用的制度报校领导(教务处邹雄杰、教学校长高德胜、校长钱立伟)审核。
5、胡大翠、宋玲燕、万盼、王朝昀等教师负责将修改后的工学结合管理制度带至我专业学生实习医院(黄陂人民医院、黄陂中医院、新洲人民医院、东西湖人民医院、、武钢第二医院、蔡甸人民医院、江夏人民医院)相关领导审核。
6、形成院方与我校达成共识的工学结合管理制度。形成合适护理专业信息化资源使用的制度。
(三)、数字化资源使用制度及工学结合管理制度试运行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6月。专业主任负责将试运行的数字化资源使用制度及工学结合管理制度告知相关的教师和学生。
1、胡洪萍负责收集管理学生实习教师和实习学生对制度的意见并整理,形成文档。
2、金静负责根据意见对试行稿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完善。
3、金静负责移交过程资料。
(四)、数字化资源使用制度及工学结合制度的落实,并正式开始实施。2013年5月-2013年6月.
1、王朝昀负责召集教师结合医院反馈的意见对工学结合的制度进行完善。
3、胡洪萍负责收集护理专业教师及学生对数字化资源使用制度的意见。
3、金静负责将修改的成果报校领导(教务处邹雄杰、教学校长高德胜、校长钱立伟)审核修改后,正式实施。
4、金静向学校申请将落实好后的数字化资源使用及工学结合管理制度制作成板,并悬挂与护理专业办公室相应的墙上。
5、由胡洪萍负责对过程资料整理,形成档案资料。
6、由金静负责对资金费用档案和详细报表。
7、移交全部档案资料。
附:任务分配表
时 段
任 务
2012年8月~2012年9月
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阶段
2012年9月-2012年12月
信息化资源管理制度及适合护理专业工学结合制度形成阶段。
2012年12月—20123年6月
数字化资源使用制度及工学结合管理制度试运行阶段
2013年5月-2013年6月
数字化资源使用制度及工学结合制度的落实,并正式开始实施
四、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一)定期汇报机制。每次调研前由金静或胡洪萍向护理专业全体教师汇报调研的任务,调研结束后汇报调研的情况。
(二)项目督察机制。每月30号由金静负责抽查工作进展情况。
(三)资金保障机制 。资金主要用于教师下企调研的车费、餐费、交际费、数学化资源的共建共享费用、专家论证、资料整理等的费用。
资金的来源:全部为中央财政拨款,共计10万元。(调研费用本方案支出1万元,另外10.5万元由其他方案支出)
序号
费用花费项目
花费标准
2012年的费用
2013年的费用
合计
1
三甲医院调研费用
0.5万元/家
2.5万元
2.5万元
2
二甲医院调研费用
0.3万元/家
0.9万元
0.9万元
3
一甲医院
0.2万元/家
1.2万元
1.2万元
私人医院及门诊
0.2万元/家
0.5万元
0.5万元
4
市内学校调研费用
0.3-0.5万元/家
1.5万元
1.5万元
5
十堰医药卫生学校
0.8万元/家
0.8万元
0.8万元
6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及医院
2万元/家
4万元
4万元
7
数字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14万(其它方案出12万)
2万
2万
8
资料的整理费
0.3万元
0.2万元
0.1万
0.3万
9
各种制度的书写费
1.8万
1万
0.8万
1.8万
10
论证费用
1.2万元
0.4万元
0.8万
1.2万
11
试运行调查表制作费
0.5万元
0.2万元
0.3万
0.5万元
12
信息化资源使用的管理费
1万元
0
1万
1万
13
制度的修改费
0.5万
0.2万
0.3万
0.5万
14
制度的制作费
1.5万
1万
0.5万
1.5万
15
方案与总结的书写、资料的整理、打印。
0.2万元
0.2万元
0.2万元
合计
20.5元
(四)部门协调机制。由金静负责与教务处邹雄杰主任协调,胡大翠负责与胡宗满协调,复印打印的相关事项由金静负责与校办代艳芳主任协调。
(五)资料存留机制。由胡洪萍负责收集调研的相关资料、教师讨论的资料、及修改的意见等,最好交金静保存,最后由金静负责移交创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