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
首页/学前教育

面对面交流,心与心交融,在实践中共同成长

时间:2012-10-24  

  -----学前教育专业“访万家”实践行

  当前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课外访万家”的活动热潮,旨在用最实在、最有效的方式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学校党政号召各专业和全体教师积极行动起来,将“课外进万家”活动落实到实处,走进学生家庭,与学生和家长面对面交流,加强沟通,深入了解,在走访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构建一个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合力育人的环境。学前教育专业拟定了详细的家访计划,教师们积极响应,除通过电话、QQ等形式加强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外,更多的选用了传统的家访形式---走访,与家长平等、用心的交流。

  10月23日,在蹲点领导黄冬莲副书记带领下,学前教育专业黄亚萍、陈莉荣、熊艳红、雷静、余春棉5名教师放弃了休息,驱车40多分钟来到了东西湖区的“西伯利亚”----辛安渡办事处大桥大队,走进李江倩和李莎两位学生家庭。李江倩的妈妈热情的将大家迎进了屋子,屋子很暗,需要点灯。她向大家介绍了家庭情况、收入情况以及学生在家表现。随后,他们和李江倩的妈妈一道又来到了李莎同学的家里,她家堂屋里的棉花堆得像小山似的。李莎妈妈告诉老师们,今年棉花产量还可以,但是价格却只有去年的一半,种田也赚不了几个钱。老师们与家长们拉起了家常,谈家庭、谈教育、谈学生将来等等,大家现场说法,勉励两位学生要通过读书和自己的创造,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老师们还参观了两个学生的住处。屋子有点简陋,家具也有点破旧,但被小主人收拾得干干净净,墙上也贴满了各样奖状。两位学生告诉老师,知道家里经济困难,所以从不向家里瞎要钱,回家总是帮忙做事,为父母分担一点责任。

  老师们为了体验一下农民的辛苦,来到了棉花地里摘棉花。大家费了好大的劲,才走到地中间,学者摘棉花,刚开始好玩,过不了一会,有人就叫起来“虫子!”“好扎人哪”“这不摘得磨死人的”。

  走访结束,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受:一个农民家庭养活两个孩子的确不容易----到现在她们还住在这样破旧的房子。老师们通过走进学生家庭,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表示一定要更加细心、耐心的关爱学生。熊艳红老师说,我也在走访中受到了教育,以后我要将自己的孩子带出来看看。

  她们的“访万家”实践行就是对“潜心教书,真心育人”最好的诠释。

  通讯员 戴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