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02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建设项目推进工作方案
部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日期:2011年11月9日
一、建设内容及负责人
根据学校示范校《建设任务书》中关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项目的要求,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建设,与武汉鸿星源机械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密切联系,深度合作,开设“冠名班”,实施订单培养,并与企业合作,承接企业生产订单,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探索并完善“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人才培养瓶颈,充分发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示范引领作用。
本项目责任人:潘勇刚
二、项目建设目标及时间安排
总体目标
根据《任务书》要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的总目标是“与武汉鸿星源机械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深度合作,建立共管共育、共享共担的人才培养实训基地,通过开设“冠名班”,“订单培养”,“来料加工”等途径完善探索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规格,突破人才培养瓶颈。
具体目标
1、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合作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60个工位)。
2、开设冠名班,共同制定合作办学计划,实施订单培养(订单人数30-50人)。
3、形成项目建设报告,按照ISO9000标准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
实施要求
1、项目前期工作要求
①深入调研,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调研数据,供领导决策使用
②聘请学校法律顾问,与合作企业规范签订各类协议,避免失误
③及时与各职能部门协调,完成项目实施基础性建设工作
④加强组织动员及相关宣传、公示工作,提高知晓率和参与率
2、项目实施过程工作要求
①严格履行协议,并按照计划执行,如有调整及时向创建办报告,得到允许后,方可继续实施。
②加强实施过程中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③及时向创建办公室汇报进程,提供资料。
④完成阶段性工作后,及时撰写简讯报校办和创建办
⑤严格执行示范校项目建设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单设报表,随时保存资金使用凭证。
⑥每一阶段结束后,及时撰写自查报告,及时向创建办汇报。
3、项目总结阶段工作要求
①全面整理分析所有数据,撰写分析报告并报创建办。
②汇总资金使用情况,对照方案制作报表并报创建办。(本项目资金预算70万元,)
③制作宣传展板,总结推广经验,发挥示范效应。
(一)筹划启动阶段(2011年9-12月)
1、由组长牵头并具体组织制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建设项目推进工作方案》,并报学校示范校创建办公室审核认证。 (2011年9-10月)。
2、由组长牵头,带领推进工作组下企调研,结合数控专业人才需求分析调查报告,人才培养目标,现有设施设备资源,企业需求等洽谈合作事宜,撰写可行性报告并报学校创建办、实训处、教务处及校领导认证。(2011年11-12月)
3、由组长负责,聘请法律专家本着互惠互利互动的原则,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2011年11-12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2-7月)
1、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组长专业主任的指导下,由组长具体负责,教务处、实训处与总务处把关,与武汉鸿星源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工位数为60个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出场地和设施设备,企业负责指导,按照企业标准化生产线以及企业文化要求布置实训基地。(2012年1-4月)
2、开设冠名班,实施订单培养:按照协议,在专业主任指导下,由潘勇刚报可行性方案,学校与武汉格威机械有限公司联合开办冠名班,计划招生人数30--50人/年(纳入学校招生计划),实施订单培养。(2012年3-4月)
3、共同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由项目工作小组代表学校与上述两家企业在保障合作互赢的基础上,以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并约定双方的职责。企业在生产中结合教学需要,安排生产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学人员,根据教产结合教学计划,实施生产中的教学工作以及提供教学见习机会。项目组成员跟班参加生产兼指导、辅导学生学习生产技术。(2012年3-4月)
4、共同完成工学结合计划:由组长负责,工作组成员共同参与,与武汉昌信塑机有限公司、武汉振兴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制定并实施工学结合计划。组长负责加工项目的确定、来料验收以及质量把关,参与教师负责生产过程的监控以及安全,合作企业负责原材料,加工图纸以及工艺流程资料的提供与讲解,产品经企业代表和组长联合确认后,交付企业销售。(2012年1-7月)
5、共建“共管共育,共享共担”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由组长负责带领工作组成员与上述2家企业共同探讨建立“四共”人才培养运行机制。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并由专业主任审核把关,最后报创建办认可。(2012年6-7月)
(三)中期自查阶段(2011年7-8月)
1、由组长负责带领项目组成员对照数控专业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以及项目推进工作方案,进行自查自纠,并撰写中期自查报告,提出整改意见,报专业主任审核,最后报创建办。(2012年7-8月)
2、项目组所有参与人员共同收集项目推进过程资料,由组长按创建办规范要求进行整理归档,最后报专业主任审核把关后,交创建办。(2012年7月)
3、由组长负责与合作企业共同修订完善合作协议,并制定下一年度的各类计划以及推进方案。(2012年7-8月)
(四)深化总结阶段(2012年9月-2013年7月)
1、由组长负责与企业协调安排数控专业学生轮流到实训基地从事教学生产实践,进一步探索并完善“教、学、做、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做好培养过程记录,形成第一手资料。(2012年9月-2013年4月)
2、由组长带领工作组成员按照中期自查调整改进方案继续实施工学结合计划,及时记录相关过程资料,提炼经验,撰写论文并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开发基于教产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的教辅材料。(2012年9月-2013年6月)
3、由文案组成员将所有过程资料整理,形成文字材料,完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总结报告》,修善《东西湖职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完成基于生产过程的教辅材料。(2013年5-7月)
4、由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核总结报告和运行机制,评审教师提交的论文并向外推荐优秀论文。
5、按示范校建设资金管理方法,制作整个项目经费使用报表,并报示范校创建办。
三、保障措施
1、项目组织机构及分工
组 长:潘勇刚
副组长:赵红星
组 员:左雅莉、刘明国、周江华、张玉华、谭赛亮、刘文婷
(1)组长职责:A、负责项目方案的制订;B、负责全部过程的控制与落实;C、负责进程的汇报、反馈工作;D、负责资金预算、报销工作;E、做好总结自查工作。
(2)副组长职责:A、协助组长做好方案制订工作;B、协助组织落实方案,推进工作;C、做好档案收集整理上报工作;D、做好过程记录、简讯撰写工作。
2、工作机制
(1)定期汇报机制:每项活动及时向创建办汇报工作进程。
(2)项目监督机制:每月末由项目组负责人将项目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领导小组,以便对项目进行及时全面的跟踪监测。
(3)资金保障机制:有专项资金用于项目的开发,主要用于调研,共建基地,加工生产以及废品赔偿,资料收集及整理。
(4)部门协调机制:组长与专业主任共同负责项目协调。
(5)资料存留机制:由潘勇刚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专业主任负责审核。
3、经费分配(经费使用说明)
①经费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 |
地方财政投入 |
合计 |
40万元 |
30万元 |
70万元 |
②经费支出
序号 |
项目开发各阶段 |
经费预算 |
经费用途说明 |
1 |
筹划启动阶段 |
1万元 |
主要用于调研,制定方案 |
2 |
组织实施阶段 |
66万元 |
主要用于共建基地,实训条件优化,加工生产以及废品赔偿 |
3 |
中期自查阶段 |
0.5万元 |
主要用于资料收集整理及劳动报酬 |
4 |
深化总结阶段 |
2.5万元 |
主要用于资料收集整理及专家审核费用 |
合计 |
70万 |
4、进度说明
所有的调研报告和活动记录按照月工作进行推进。每月一整理,每季度一汇报,每半年一总结,一年接受中期检查,两年完成预期目标
5、信息系统管理
及时向创建办汇报进程,提供资料。完成相关工作,当事人要写简讯报校办和创建办公室。在学校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针对每发生的一起项目事件,都进行有效登记,并将材料按时间流程进行归类、归档。
校长: 分管校长:
蹲点领导: 专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