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应用
首页/数控技术应用

2C01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推进工作方案

时间:2011-10-31  

2C01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推进工作方案

建设部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日期:2011年10月26日

    根据学校示范校《建设任务书》中关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项目的要求,数控专业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为了加强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和突出先进性,充分发挥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本地区职业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推进本项目进程,明确各责任单位的工作内容,实现2011-2013年完成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的目标,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需求论证

    数字化管理平台打通从测绘到工艺到生产制造的全流程,实现从订单开始、方案测绘直至应用维护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管理;提供项目教学案例,包括测绘、工艺、数控加工及说明等详细数据。实现教学资源的积累、继承和优化管理;实现教学档案电子化管理;实现对数控设备的管理,数字化平台中的数控加工代码无缝指派到任意一台数控机床中。

    实训中心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是建立在计算机机房中的综合管理平台。该管理平台集成了教与学的各种构件与要素,可以集成现有的各种课程内容,如:机械制图CAD教学,数控技术或工艺与编程教学等;可以管理各种教职工资料及教学中使用的课件、题库或研究成果,不断积累公共资源。实训中心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安装在机房计算机中,包括日常教学中的CAD/CAPP/CAM等单元软件和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可以管理日常教学资源及电子化档案,主要用于理论教学,用于教学内容的管理及教职工沟通平台。

    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使多媒体教学与实训车间真正互动起来,在理论教学或软件教学时可以切换到实训车间的实操环节,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在实操教学时可以通过工艺看板查找数据,实现PLM一体化及无纸化测绘制造,让学生体验先进的现代车间工作场景。

    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教学资源的管理与共享,将实训科目内容集中管理起来,方便老师课件准备及教学内容的共享,资料方便长久保存。在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上可以开展教师课程建设比武,激励教师团队开发、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访问该平台,及时了解教学状态。对于提高本专业的教学水平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项目组织结构

    组长黄祺

    副组长杨彬

    参与人员名单:左雅莉、杨彬、黄祺、赵红星、王卉卿

    组长职责:1、负责项目方案的制订;2、负责全部过程的控制与落实;3、负责进程的汇报、反馈工作;4、负责资金预算、报销工作;5、做好总结自查工作。

    副组长职责:1、协助组长做好方案制订工作;2、协助组织落实方案,推进工作;3、做好档案收集整理上报工作;4、做好过程记录、简讯撰写工作。

    三、项目推进总体目标

    根据《任务书》要求2012年总体目标:与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数字化管理平台,作为学前专业教育开启学生求知欲;做基于工作过程的仿真教学,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按照企业的流程分部门仿真企业的真实环境; 2013年总体目标: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学区,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践加工视频可以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区的电子白板中调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实现教学档案电子化管理,建立学生的实训数据电子档案。

    具体要达成的目标:

    1、数字化管理平台。

    2、仿真生产现场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3、PLM教学项目的实践教学内容、教材及实训指导书。

    4、具备一个开展教学的一体化讨论区。

    5、一体化讨论区教学过程管理文档及使用记录。

    6、学生的实训数据电子档案。

    要求:

    1、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完成软件及硬件建设。

    2、加强过程资料整理,采集生产现场的多媒体课件。

    3、整理实践教学项目资料。

    4、完成实训现场教学讨论区的软、硬件建设。

    5、整理教学过程资料派老师到上海、浙江进行调研,汇总各学校数字化资源管理做法经验。

    6、学生各课程实践内容进入资源管理平台管理。7、资金使用必须完成详细的审批手续和报销手续。资金使用预算,主要在资源管理平台软件硬件建设方面,预算65万元。具体使用情况在方案中明确,根据使用结果报销。

    四、项目推进工作分工及实施计划

    (一)调研阶段:2012年3-6月,

    1、由组长组织制订调研方案,2012年3月20日之前完成,由专业主任审核,由学校校办、专业主任(左雅莉)联系要调研的学校、机构。

    2、由赵红星负责印制调查问卷,收集准备资料信息。

    3、由杨彬负责安排调研时间,组织调研工作。注意课时调整、资金预算安排,先写申请,由专业主任、教务处、审批后执行。

    4、由黄祺汇总调研成果,并整理调研资料,形成调研报告。

    5、移交过程资料。

    (二)项目建设阶段:2012年7月,根据调研结果形成项目报告,报学校审批,完成项目软、硬件建设。

    1、成立项目小组,左雅莉任项目小组组长

    2、由赵红星负责编辑项目报告,黄祺负责送审,杨彬负责项目实施监督。

    3、由左雅莉负责组织项目验收。

    4、由黄祺负责组织编写项目过程文档资料。

    5、移交过程资料。

    (三)培训实施阶段:2013年1-2月,制定符合项目要求的培训计划; 2012年3月,确定培训人员及具体培训实施。

    1、由赵红星负责项目培训计划。

    2、由黄祺制订好学校的培训方案,注意培训老师的任课调整,报专业主任、教务处审定。

    3、按方案执行,注意收集培训考核记录及相关过程文档。

    4、移交过程资料。

    (四)总结整理阶段:2013年6月,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计划,详细记录实施过程,培训人员信息,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1、由黄祺负责对过程资料整理,形成档案资料。2、由杨彬负责资金整理,形成资金费用档案和详细报表。3、由左雅莉负责总结,形成文字资料,报创建办审核4、移交全部档案资料。

    五、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一)定期汇报机制:每个月向专业主任汇报工作进程,汇报材料包括:实施过程文档,培训资料、培训人员花名册。

    (二)项目监督机制:每个月第三个星期的周一进行中期检查。

    (三)资金保障机制:资金用于教师外出调研,项目实施,培训与服务等。

    (四)部门协调机制:对外培训处,财务处,教务处。

    (五)资料存留机制:由黄祺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包括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实施过程资料,培训资料、培训计划、培训人员信息,培训人员花名册。

 

    校长:                               分管校长:

 

    蹲点领导:                          专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