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A0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推进工作方案
建设部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日期:2011年10月26日
根据学校示范校《建设任务书》中关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项目的要求,为了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武汉鸿星源机械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密切联系深度合作,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实现工学结合,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形成“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推进培训项目进程,明确各责任单位的工作内容,实现2011-2013年完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项目建设内容及责任人
为加快推进武汉及周边地区数控技术人才现状与需求工作,与武汉鸿星源机械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密切联系深度合作,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实现工学结合,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行成“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本项目责任人:左雅莉
二、项目建设目标及时间安排
了解武汉及周边地区数控技术人才现状与需求状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具体目标:1、进行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实践的总结。2、制定出职业道德素质、职业能力标准、综合素质标准的考核标准。3、写出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数控技术人才现状与需求状况的初步分析报告》与《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
操作要求:1、过程中注意资料收集。2、加强过程资料整理。3、及时向创建办公室汇报进程,提供资料。4、完成相关工作,当事人要写简讯报校办和创建办公室。5、资金使用必须完成详细的审批手续和报销手续。资金使用预算,主要在调研、资料整理收集与总结文档方面,预算62.3元。具体使用情况在方案中明确,根据使用结果报销。
(一)筹划启动阶段(2011年9月-12月)
1、由组长组织制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推进工作方案,由学校示范校创建办审核认证,学校领导认可。 2011年9-10月。
2、由组长组织制订数控人才需求调查表,由学校创建办、实训处、教务处及校领导认证。2011年11-12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1月-6月)
1、数控人才需求调查:由组长左雅莉组织教师到企业调查,由实习培训处胡宗满主任负责相关企业联系,调查武汉大禹阀门(欧标)有限公司、武汉鸿星源机械有限公司等至少5家企业,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结构以及需要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在实习培训处与教务处的支持下,取得与相关企业的联系,确立调查时间,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进行数控人才需求的调研与分析,收集合作过程资料。2012年1-4月。
2、成立并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实施性教学计划》与数控人才需求调查工作进行审核与指导。2012年3月。
3、毕业生实习就业情况调查:由德育主任黄金枝组织班主任及实习指导老师到学生顶岗实习及工作单位,了解毕业生顶岗实习及就业情况,了解我校毕业生在企业的现状及动态,将毕业生适应社会中需要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标准收集起来。2012年4-6月。
4、由副组长李爱平组织成立文案组,对收集的资料收集进行整理,形成《武汉及周边地区数控技术人才现状与需求分析报告》,并制定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2012年5-6月。
(三)中期验收阶段(2012年7月)
完善《数控技术人才现状与需求状况的初步分析报告》与《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2012年7月
(四)深化总结阶段(2012年8月-2013年6月)
1、由专业主任左雅莉指导,所有专业课教师将职业素质培养纳入教学要求,将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专业教学各个环节。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及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试行“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将培养过程记录,形成第一手资料。2012年8月-2013年4月
2、由德育主任黄金枝带领各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贯彻以工学结合为落脚点的“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记录相关过程资料。2012年8月-2013年4月
3、由支部书记李爱平组织文案组成员将过程资料整理,形成文字材料,完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总结》,制定出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职业道德素质、职业能力标准及综合素质考核标准,完成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3年5月-6月
4、由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总结》,修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职业道德素质、职业能力标准及综合素质考核标准,完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3年7月
三、保障措施
1、项目组织机构及分工
组长:左雅莉
副组长:李爱平
参与人员名单:黄金枝、钱静娴、陈艳辉、王卉卿、黄祺、谭赛亮、张玉华。
(1)组长职责:A、负责项目方案的制订;B、负责全部过程的控制与落实;C、负责进程的汇报、反馈工作;D、负责资金预算、报销工作;E、做好总结自查工作。
(2)副组长职责:A、协助组长做好方案制订工作;B、协助组织落实方案,推进工作;C、做好档案收集整理上报工作;D、做好过程记录、简讯撰写工作。
2、工作机制
(1)及时汇报机制:每项活动及时向创建办汇报工作进程。
(2)项目监督机制:按计划进行自查,并接受创建办的督查。
(3)资金保障机制:有专项资金用于专业教学文件的开发。
(4)部门协调机制:实习培训处,财务处,教务处。由组长左雅莉负责与各部门协调。
(5)资料存留机制:由左雅莉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3、经费分配(经费使用说明)
①经费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 |
地方财政投入 |
合计 |
47.3万元 |
15万元 |
62.3万元 |
②经费支出
时间 |
任务 |
金额 |
备注 |
2011年9-12月 |
制订<方案>与<数控人才需求调查表> |
0.3万元 |
劳务、资料费 |
2012年1-4月 |
数控人才需求调查 |
2万元 |
劳务、资料、差旅费 |
2012年3月 |
成立并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
5万元 |
劳务、招待费 |
2012年4-6月 |
毕业生实习就业情况调查 |
2万元 |
劳务、资料、差旅费 |
2012年5-6月 |
形成《武汉及周边地区数控技术人才现状与需求分析报告》 |
0.5万元 |
劳务、资料费 |
2012年7月 |
制定《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 |
0.5万元 |
劳务、资料费 |
2012年8月-2013年4月 |
试行“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
48万元 |
劳务、资料、差旅、设备费,学生奖励 |
2013年5月-6月 |
完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总结》《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1万元 |
劳务、资料费 |
2013年7月 |
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核 |
3万元 |
劳务、招待费 |
合计 |
62.3万元 |
4、进度说明
所有的调研报告和活动记录按照月工作进行推进。每月一整理,每季度一汇报,每半年一总结,一年接受中期检查,两年完成预期目标
5、信息系统管理
及时向创建办汇报进程,提供资料。完成相关工作,当事人要写简讯报校办和创建办公室。在学校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针对每发生的一起项目事件,都进行有效登记,并将材料按时间流程进行归类、归档。
校长: 分管校长:
蹲点领导: 专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