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幼儿保育(7701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 行业 | 主要职业类别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社会认可度高的行业企业标准证书举例 |
7701 | 770101 | 幼儿教育 早教 | 保育类 | 幼儿园保育员 | 1+X母婴护理资格证 1+X幼儿照护资格证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培养具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本专业的必备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备较强的从事幼儿保育能力,获得1+X幼儿保育或者母婴护理证书,兼有开展幼儿园教育领域教育活动并到更高一级学校学习的“一专多能”优秀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具备应用正确的思想和观点、分析和认识社会形势和问题、抵制错误思想和思潮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团队合作意识和个人修养,遵纪守法。
具备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具有一定的表达、写作、社会沟通和协调能力。
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以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2.知识要求
掌握幼儿保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社科知识等;
掌握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幼儿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等知识。
3.能力要求
母婴护理和幼儿照护等保育技能: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发展水平和情感需要等,立足幼儿长期发展,能够进行专业照护。
弹唱表演:掌握幼儿歌曲演唱技能,要求音准、节奏、节拍准确;歌唱姿势及发声方法科学正确,音色优美动听;掌握钢琴弹奏基本功及幼儿歌曲弹奏技能,能自然掌握乐曲,弹奏节拍、节奏、音准正确,表现力强,情感细腻;
职业素养能力: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对职业认知、职业道德和思维品质有正确认识。
六、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学前教育670102K、早期教育670101K。
本科:学前教育、早期教育。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
文化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文化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中国历史
| 【课程目标】了解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增加幼儿保育员的只是素养,学习历史中的职业精神。 【主要内容】中国每个朝代主要事件及思想传承。 【教学要求】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以及历史人物的职业道德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 40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课程目标】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 【主要内容】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相关知识。 【教学要求】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 36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 【教学要求】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 20 |
4 | 哲学与人生 |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主要内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 18 |
5 |
语文
| 【课程目标】1、指导学生学习必须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2、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3、注重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4、使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品德修养, 养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主要内容】汉字规范书写、职场通用写作、普通话与口语交际、职场信息阅读,国学经典诵读 【教学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 512 |
6 |
数学
| 【课程目标】通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培养理性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深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在数学知识学习和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初步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主要内容】:不等式、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向量等方面的计算知识,集合与逻辑用语、指数与对数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等应用数学的内容。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逻辑思维和简单的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 512 |
7 |
英语
| 【课程目标】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 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能听懂日常对话,并就这些话题进行初步的交际。掌握技能高考必备的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必修的基础性内容、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252 |
8 |
体育与健康
| 【课程目标】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主要内容】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田径类、体操类、球类项目 【教学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 186 |
9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课程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应用领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学会办公软件的相关应用。 【主要内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 114 |
(二)专业课
1.专业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 【课程目标】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及健康评价; 掌握学前儿童所需营养的相关知识,并了解托幼机构的膳 食管理;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心理卫生问题的基础知 识,掌握基本急救措施及教育对策;了解教育环境创设及 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熟悉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提 高幼儿卫生保健实操能力。 【主要内容】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及健康评价;学前儿童所需营养的相关知识,托幼机构的膳 食管理;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心理卫生问题的基础知 识,基本急救措施及教育对策;教育环境创设 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教学要求】理实一体化教学。按照课程内容进行实训。 | 72 |
2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 | 【课程目标】初步掌握了解幼儿心理的主要方法; 知道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学会观察与解释幼儿的 行为,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心理现象和问题, 解决一般的幼儿心理问题。 【主要内容】学前儿童认知、情绪和情感、社会化、个性和心理 健康等方面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发展的特征;了解儿童 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等。 【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了解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发展的特征;了解儿童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初步掌握解决幼儿心理的主要方法。 | 72 |
3 | 学前教育基础 知识 | 【课程目标】掌握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幼儿教育的一般原理,了解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内容,幼儿园教学、游戏、 日常生活、幼小衔接等知识。 【主要内容】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内容,幼儿园教学、游戏、 日常生活、幼小衔接等知识。 【教学要求】能根据学前教育发展对幼儿 园教师的实际需要,学会从事幼教工作所需的教育教学技 能,会正确运用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解释、解决 常见幼儿教育问题。 | 72 |
4 | 幼儿园游戏 | 【课程目标】了解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能够创设幼儿游戏环境、组织游戏、进行观察与评价,能对多种幼儿游戏进行分类指导; 能根据幼儿园活动区的需求,及时投放玩具和活动材料。 【主要内容】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幼儿游戏环境、组织游戏、进行观察与评价等。 【教学要求】通过实训能根据幼儿园活动区的需求,及时投放玩具和活动材料。 | 36 |
5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 【课程目标】了解幼儿语言、社会、艺术、健康、科学发展的特点,掌握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目 标及主要内容,能根据五大领域的形式、特点,正确 运用组织方法,设计并实施各年龄段教育活动,能够进行评价。 【主要内容】五大领域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教学要求】在幼儿园或者在课堂进行实训,培养学生进行教育活动的核心技能,并且在活动中体现对幼儿的关爱。 | 60 |
6 | 乐理与视唱 | 【课程目标】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和基本的情感表达能力;能识谱 演唱一般的歌曲,能听辨和分析一般音乐作品的调式、调 性、节拍、节奏、音程等要素。发展音乐听觉和记忆; 【主要内容】: 识谱、演唱一般的歌曲、音乐作品的调式、调 性、节拍、节奏、音程等。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对接技能高考,能听辨和分析一般音乐作品的调式、调 性、节拍、节奏、音程等要素。 | 54 |
7 | 键盘与幼儿歌 曲伴奏 | 【课程目标】 掌握键盘乐器演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正确演奏 不同内容、风格的键盘乐器简单作品,能完成幼儿歌曲简 易伴奏的编配。 掌握声乐基础知识和歌唱的技能技巧,能分析处理一般 声乐作品,准确地表现歌曲的内涵与情感,有表情地演唱 不同风格的歌曲和幼儿歌曲,有一定的歌唱能力;能手口协调地边弹边唱幼儿歌曲。 【主要内容】声乐、钢琴等技巧。 【教学要求】对接技能高考和岗位技能完成幼儿歌曲简 易伴奏的编配,边弹边唱幼儿歌曲。 | 90 |
8 | 舞蹈
| 【课程目标】掌握我国几种主要民族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动作组合、儿 童舞的基本舞步和动作组合、幼儿模仿动作、幼儿表演舞 和音乐游戏;了解幼儿舞蹈的特点,能够初步编排与指导 幼儿舞蹈。 【主要内容】各类舞蹈技巧。 【教学要求】引导学生掌握主要民族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动作组合等并进行创编。 | 90 |
9 | 教师口语 | 【课程目标】能够运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一般口语交际 并开展教育、教学等活动。掌握幼儿园常用口语交际的基 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情境的需要科学、严谨、 简明、生动地组织语言, 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语言表达 清晰、流畅,语态自然大方,有一定应变能力。 【主要内容】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等。 【教学要求】达到普通话二甲的水平。 | 72 |
3.选修课
选修课有两门,合计72学时。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幼儿蒙台梭利教育 | 【课程目标】掌握蒙台梭利的教学法,能够进行蒙氏初级教学。。 【主要内容】蒙氏教学。 【教学要求】了解并使用蒙氏教玩具,并且能够设计和组织蒙氏教学。 | 36 |
2 | 奥尔夫音乐教育 | 【课程目标】掌握奥尔夫音乐律动等技巧。 【主要内容】律动、声乐、即兴创编。 【教学要求】掌握奥尔夫音乐的规律,并且能够设计和组织奥尔夫音乐教学。 | 36 |
4.实践教学
综合实训、教育实习和顶岗实习两项组成。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综合实训 | 【课程目标】对幼儿保育、教育能力进行实践。 【主要内容】在教师指导下观摩一日生活流程,保育单项技能训练、教育单项技能训练、1+X母婴护理或者1+X幼儿照护初级证书实训、综合技能训练。 【教学要求】具备幼儿保育员初步具有的保育能力,幼儿教师所具备的教育能力。 | 240 |
2 | 教育实习 | 【课程目标】对幼儿保育、教育能力进行实践。 【主要内容】观摩一日生活流程,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保育单项技能训练、教育单项技能训练、1+X母婴护理或者1+X幼儿照护初级证书实训、综合技能训练。 【教学要求】具备幼儿保育员初步具有的保育能力,幼儿教师所具备的教育能力。 | 120 |
3 | 顶岗实习 | 【课程目标】对幼儿保育、教育能力进行进一步实践。 【主要内容】保育技能:一日生活流程,消毒技巧,照护技巧等;教育技能:设计与实施教育活动,1+X母婴护理或者1+X幼儿照护初级证书顶岗实习。 【教学要求】具备幼儿保育员的岗位能力,幼儿教师所具备的教育能力。 | 120 |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进程安排表
内 容 | 序 号 | 课程 名称 | 教学时数 | 考核办法 |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教学周 | |||||||||||
课程学时 | 理论教学 | 课内实践 | 考试 | 考查 | 一学年 | 二学年 | 三学年 |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20周 | 16周 | |||||||||||
每周学时数 | ||||||||||||||||
文化基础课 | 必修 | 1 | 中国历史 | 128 | 32 | √ | 2/18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32 | √ | 2/18 |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32 | √ | 2/18 | ||||||||||||
4 | 哲学与人生 | 32 | 2/18 | |||||||||||||
5 | 语文 | 226 | 226 | 1~4 | 2/18 | 2/18 | 2/18 | 2/18 | 3/18 | 4/16 | ||||||
6 | 数学 | 226 | 226 | 1~4 | 2/18 | 2/18 | 2/18 | 2/18 | 3/18 | 4/16 | ||||||
7 | 英语 | 226 | 226 | 1~2 | 2/18 | 2/18 | 2/18 | 2/18 | 3/16 | 4/16 | ||||||
8 | 体育与健康 | 189 | 186 | 1~4 | 2/18 | 2/18 | 2/18 | 2/18 | 2/18 | 1/9 | ||||||
9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108 | 108 | 1 | 3/18 | 3/18 | ||||||||||
小 计 | 1103 | 806 | 297 | |||||||||||||
专业课 | 专 业 基础 课 | 10 | 幼儿园保育 | 36 | 18 | 18 | 2/18 | |||||||||
11 | 0-3岁婴幼儿抚育与教育 | 36 | 18 | 18 | 2/18 | |||||||||||
12 | 手工 | 36 | 36 | 2/16 | 2/18 | |||||||||||
13 | 幼儿文学阅读指导 | 68 | 36 | 36 | 2/18 | 2/18 | ||||||||||
14 | 绘画 | 72 | 36 | 2/18 | 2/18 | |||||||||||
15 | 家庭与社区教育 | 36 | 36 | 2/18 | ||||||||||||
16 | 幼儿园班级管理 | 36 | 36 | 2/18 | ||||||||||||
17 | 幼儿园环境创设 | 36 | 36 | 2/18 | ||||||||||||
18 | 唱歌与儿歌弹唱 | 212 | 216 | 2/18 | 2/18 | 2/18 | 2/18 | 2/18 | 2/16 | |||||||
小 计 | 568 | 144 | 424 |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课 | 19 | 学前教育基础 知识 | 72 | 72 | 1 | 2/18 | 2/18 | ||||||||
20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 | 72 | 72 | 1 | 2/18 | 2/18 | ||||||||||
21 | 幼儿卫生学 | 72 | 72 | 1 | 2/18 | 2/18 | ||||||||||
22 | 幼儿园游戏 | 72 | 36 | 36 | 1 | 2/18 | 2/18 | |||||||||
23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 72 | 36 | 36 | 1 | 2/18 | 2/18 | |||||||||
24 | 乐理与视唱 | 72 | 72 | 1 | 2/18 | 2/18 | ||||||||||
25 | 键盘与幼儿歌曲弹奏 | 216 | 216 | 2/18 | 2/18 | 2/18 | 2/18 | 3/16 | 2/16 | |||||||
26 | 舞蹈 | 216 | 140 | 2/18 | 2/18 | 2/18 | 2/18 | 2/18 | 2/16 | |||||||
27 | 教师口语 | 72 | 36 | 36 | 1 | 2/18 | 2/18 | |||||||||
小 计 | 936 | 324 | 612 | |||||||||||||
选修 | 28 | 蒙台梭利教育 | 90 | 90 | 1/18 | 4/16 | ||||||||||
29 | 奥尔夫音乐教育 | 72 | 72 | 4/16 | ||||||||||||
小 计 | 162 | 162 | ||||||||||||||
实践教学 | 1 | 综合实训 | 240 | 244 | 2W | 2W | 2W | 2W | ||||||||
2 | 教育实习 | 120 | 120 | 4W | ||||||||||||
3 | 顶岗实习 | 120 | 120 | 4W | ||||||||||||
小 计 | 480 | 480 | ||||||||||||||
合计 | 周学时 | 167 | 27 | 29 | 28 | 28 | 28 | 27 | ||||||||
总学时 | 3249 | |||||||||||||||
(二)课程学时分配及比例表
课程类别 | 课程门数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学 | 一体化 | 合计 | 占总学时(%) |
公共基础课 | 9 | 806 | 297 | 0 | 1103 | 33% |
专业基础课 | 9 | 144 | 424 | 0 | 568 | 18% |
专业核心课 | 9 | 324 | 600 | 12 | 936 | 29% |
专业选修课 | 2 | 0 | 162 | 162 | 5% | |
综合实训 | 3 | 0 | 480 | 0 | 480 | 15% |
合 计 | 32 | 1274 | 1963 | 12 | 3248 | 100% |
(三)教学活动时间分配(单位:周)
序号 | 内 容 | 学 期 | 合计 | |||||
1 | 2 | 3 | 4 | 5 | 6 | |||
1 | 教学 | 16 | 18 | 18 | 18 | 18 | 14 | 102 |
2 | 考试考核 | 2 | 2 | 2 | 2 | 2 | 2 | 12 |
3 | 机动 | 1 | 1 | 1 | 1 | 1 | 1 | 6 |
4 | 寒暑假 | 4 | 7 | 4 | 7 | 4 | 26 | |
5 | 军训 | 2 | 2 | |||||
6 | 毕业教育 | 1 | 1 | |||||
合 计 | 25 | 28 | 25 | 28 | 25 | 18 | 149 |
说明:(以下为实际教学基本保证课时要求)
(1)语文:
一年级上学期;汉字规范书写(34课时) 职场信息阅读上册(17课时)
一年级下学期:职场通用写作(34课时) 职场信息阅读上册(17课时)
二年级上学期:普通话口语交际(34课时)职场信息阅读下册(17课时)
二年级下学期:国学经典诵读(34课时)职场信息阅读下册(17课时)
三年级 :国学经典诵读自读10小时(岗位实习生)对口升学专项复习与综合(对口升学生)
(2)德育:
一年级上学期:中国历史(40课时)
一年级下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36学时)
二年级上学期: 经济政治与社会(20学时)
二年级下学期:哲学与人生 (18学时)
九、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专业技能课师资配备
1)专业负责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职称、“双师型”,胜任该专业2门及以上主干专业课程教学。
2)专任专业理论教师学历本科达标率100%,中高级职称人数达50%,其高级职称人数达39%,“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4%。
3)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应具有本专业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同时具有高级以上职称资格,其中具有技师或非教师系列中级技术职称的不低于50% 。
4)从相关行业、所聘请的教师占专业教师数的10%以上,外聘专业教师均具有中级职称或高级职业资格。
(二)教学设施
理论课程实训室、幼儿照护实训室、舞蹈房、智慧琴房、多媒体教室等。
(三)教学资源
依据专业教学标准和岗位标准,建设包括案例、素材、习题在内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在教材的选用上,要符合国家规划教材的标准,适应本专业的教学要求,应有齐备的教学资源,方便老师教,方便学生学。
(四)教学方法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内容,合理规划,集综合项目、任务实践、理实一体化,强化技能训练,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实用性与实践性。
(五)学习评价
(一)所有课程均需进行考核,毕业实习结束学生必须写出实习总结一份且附有实习单位的鉴定材料。
(二)毕业考核
1.文化基础课、专业课补考:毕业前必须将过去考试不及格的科目进行补考。补考及格者作为具备拿毕业证的资格之一。
2.专业主要技能:获得1+X母婴护理证书和1+X幼儿照护证书。
(三) 考核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评价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重考试结果向重学习过程转移,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2、评价的内容主要体现德、勤、能、绩四个方面,其中:
“德”主要是指敬业精神、责任感和行为规范等。
“勤”主要是指学习态度,是主动型还是被动型等等。
“能”主要是指学习与工作能力,完成学习任务等任务的效率,完成任务的质量等。
“绩”主要是指学习成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达到目标的情况,能否体现创新性等。
(六)质量管理
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强化“政府、学校、企业”三个结合,突出“管理体系、标准体系、监控体系、评价体系”四项重点,优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制定人才培养管理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监控体系、评价体系。
1.优化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务处的指导下,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督导组组成专业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负责专业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决策、实施、监控与评价。
在教育部文件精神指导下,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同优化教学质量标准、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评价,建立就业质量高、企业满意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
2.优化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与校企合作相关企业共同优化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严格执行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实践教学过程规范、专业建设与评估标准、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等制度。
(1)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深入企业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市场调研,与企业实践专家一起论证,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标准,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满足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要求。
(2)严格执行学院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严格执行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实践教学过程规范、教材选用、授课计划编写、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辅导答疑、作业批改、课程考试与成绩评定,以及实训、实习等环节的质量标准,并制定本专业实施细则。
3.优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企业参与的教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干部听课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对教学质量进行系统有效的监控。
结合本专业的教学质量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师考核制度、考试管理制度和顶岗实习管理实施细则等。
4.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企业、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社会为评价主体,以问卷调查、学生网上评教、同行听课、毕业生跟踪调查等为主要手段,以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施、顶岗实习落实情况、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毕业生升学率与升学质量、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以及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主要评价对象,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教学质量评价,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生就业和升学能力,促进本专业可持续发展。
十、毕业要求
(一)获得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证书。
(二)获得国家规定的普通话二级甲等以上证书(含省级二级甲等);
(三)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证书;
(四)获得1+X职业等级证书。